有人说,官司的输赢只能解一时之气,充分的沟通才是解决家庭纠纷的根本。有一起离婚案件,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真义。
案子刚立的时候,女人带着3岁的儿子,在法庭里哭诉,仿佛自己的婚姻就是一个魔鬼,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摆脱。同来的父亲没有言语,母亲则高声助威,称如果法庭不给女儿判决离婚,她就要一辈子住在法庭。
费了好大一阵功夫,我才慢慢缓解了她们的情绪。在法庭里,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一起纠纷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开动脑筋,发挥所有的能量去寻找突破口,常常感觉法律知识和理论显得很不给力。一方当事人的激烈情绪往往会弄得你不知所措,你不得不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心理医生,先同他们拉近心理的距离,再慢慢寻找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几次耐心的沟通,我慢慢梳理来龙去脉,终于找到了案件的症结。原来妻子高调地要求离婚,其实并非丈夫做了感情上不能容忍的事情,而是认为丈夫给她耍了小心眼,背着她帮婆婆偿还了九千元债务。就是因为这样一件事,两个人先是在电话中发生争吵,一个说心里藏着私事不诚实,一个说小题大做,没事找事,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冷战,最终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再也不与丈夫联系,而丈夫外出打工也不主动叫妻子回来。
两个人就这样分居了十个月之久,直至女人一纸离婚诉状递到了法院。接到应诉通知,男人风风火火地从上海赶回来,没回家就直接到了法庭,一上来就主动承认错误。我笑了,问他有什么错。他说主要是有些事情没有和妻子好好商量,妻子回家之后,又因为打工没有及时去叫妻子,其实自己挣的钱大部分都交给了妻子。但是妻子这个人有一些财迷,替母亲还账这件事情主要是怕妻子不同意,才自作主张。
做笔录的时候,我给他讲我自己的故事。我说,自己也是一个“妻管严”,但我不认为妻子是财迷。无论钱多钱少,女人掌握了经济才会有安全感,很大程度上,妻子也知道丈夫挣钱不易,可能妻子所想的是让每一笔钱都花到该花的地方,两个人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再者,就是替母亲还债,也并非错事,生命都是父母所赐,替母亲还一些债务,给母亲减少压力,说到底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夫妻之间,主要还是在于缺少沟通。我嘱咐他赶紧回家,找上村里的干部,一起到岳母家中去,先从老实巴交的岳父入手,打开案件的突破口。
没想到几天之后,男人垂头丧气地来找我,说我支的招儿不管用,去了妻子家里两次,岳父倒是说通了,但是岳母很难讲话,而妻子又只听岳母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想放弃。他认为自己为这段婚姻付出了很多,而妻子却不能体谅自己。我劝他不要灰心,告诉他现在最关键的人是妻子,把妻子的工作做通了,就赢得了大多数,那就离胜利不远了。就这样,男人又重新燃起了和好的希望。
三天后,正好有一起复杂的离婚案件要开庭,我打电话给男人,问他事情的进展,他说难度还是很大。我想了想,决定把女人和她的母亲一起通知到法庭,我主要是想让她们旁听一下这起离婚案件。庭审进行了大约四十分钟,由于双方情绪激烈,不得不休庭。法官的制止声,双方家庭的吵骂声,孩子的哭闹声,声声入耳。
我悄悄地看了一眼旁听席上的母女,母女俩面露惊色,估计是有了一些震动。等这个案件结束之后,我把母女带到办公室,顺势劝导,告诉她们千万不能因为一件小事闹到这种地步,到最后没有哪一方是赢家,剩下的只有伤害和痛苦,尤其是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永远的阴影。这一次,母女俩的话都不多,然后一起默默地离开了法庭。
虽然知道两个案件没有可比性,但我还是期待会有效果。果然,没过多久,经过男人的不懈努力,夫妻俩终又重归于好,男人带着女人和孩子来法庭撤回了起诉,一家三口又恢复了往日有说有笑的生活。
窗外,阳光明媚,望着一家人远去的背影,我感触良多。有人说,幸福是要小心呵护的,幸福就像世界上最清纯的泉水,唯有远离污染才能永远保持清澈。从相守到陌路,离婚是一件无奈的事情,作为法官,我们大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种破镜重圆的法术,能尽力打开当事人的千千心结,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小小的法庭里,每一天都上演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真心希望,在经过法律的洗涤之后,每一名婚姻当事人都能变得更加理性,让充分的沟通更多一些,让幸福离自己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