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法苑百花

商丘梁园区陪审员王元生:我认识的“柔弱女庭长”

  发布时间:2016-03-07 10:48:03


    2月14日是2016年春节长假后第一天上班,刚到法院就遇到梁园区法院李庄法庭的人民陪审员王元生,在互致节日问候后,聊起了去年春节的一件事,令我深受感动。

    王元生担任人民陪审员已经四、五年了,经常参与法庭调解审理案件,他用亲身经历,讲述了李庄法庭庭长叶红梅司法为民的一件小事。

    分宅基地父子反目

    李庄法庭管辖的张庄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叫张久刚,二十几年前,因为宅基地分配的事,与大儿子张某产生了矛盾,大儿子认为分给自己的宅基地比其他兄弟的少了。自那时起,父子两人就互不“搭腔”(豫东方言:谁也不理谁)。这么多年来,儿子从没叫过父亲一声“爹”,两人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势头。当然,儿子也没有尽到照顾父亲生活的责任。

    随着岁月的更迭,张老汉也七十多岁了,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需要人照顾。为此,2010年,张老汉就以赡养纠纷将儿子告上法庭。最终法庭判决儿子张某每年给老人600斤麦子和600元现金作为赡养费,但儿子一家始终以没钱为由拒绝履行判决义务。

    春节前到法庭主张权利

    2015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一,眼看着就要过节了,张老汉用身上仅有的7元钱买了张车票,手拿判决书找到了叶红梅,要求法庭催促儿子履行义务。

    此时,叶红梅也是刚调任庭长不久,耐心听完张老汉的诉说后,鉴于春节将至,决定尽快前往张庄村处理此事。随后,自己拿出10元钱帮老人买好回去的车票,并把老人送上车,叶红梅当即组织人员准备去调解,为了工作方便,特意通知我参与调解。

    到村里了解得知,其实儿子张某一家的生活也很不容易。身患癫痫病长期需要吃药,带着一身病还长年在外打工,为自己孩子成家的事到处借钱,目前已经负债累累。面对600斤小麦和600元现金的判决义务,儿媳妇朱某反复说,确实没有履行的能力。

    我和叶庭长连续几天到村里做工作,可父子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化解。离春节越来越近,张老汉心急如焚地催促,叶庭长内心也十分着急。

    包次饺子促成了父子团圆

    腊月二十八是最后一个工作日,叶庭长和法官们处理完其他案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又一起来到张庄村,决心在最后的时间里再做一次努力,争取让父子俩人化干戈为玉帛。

    来到儿子张某家中,张某的媳妇正在包饺子,叶庭长出于女性的爱心,捲起袖子开始帮张某家包起饺子。边包饺子,边向儿子张某一家做耐心的说服解释工作,一二个小时过去,天也黑了下来,可倔犟的张某两口依然没有同意。直到八点多,叶庭长说:自己家还没顾上包饺子,孩子还在家等着的情况后,张某和媳妇很受感动。

    随后,叶庭长趁热打铁,要张某下一碗饺子,亲自陪他给父亲送去,以表示对父亲的尊重。

    叶庭长盛好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强塞到张某手中,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跟我走,把这碗饺子给你爹送去!张某在半强迫之下只得随叶庭长一同前去。

    到了老人家中,叶庭长率先热情的告诉老人说:你儿子给你送饺子来了。儿子张某此时勉强用很小的声音叫了一声“爹”。声音虽然很小,但老人听得却十分真切,二十多年了,激动的心一下老泪纵横。看到父亲不知是悲痛,也不知是兴奋的哭泣,儿子走上前去,一边扶手臂,一边低声地安慰。

    看到父子俩走在了一起,叶庭长向同来的法官和我使了个眼色,面带欣慰的微笑,悄悄的走出了庭院,一件棘手的案件又化解了。

责任编辑:李 森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