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的梦,已经做了很多年。从大学时候开始,到如今毕业已四年,七年间有很多机会,却终究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疾而终。
一六年的四月,终于带着勇气说去就去了。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想要换个地方走走看看,一种生活过久了,也需要加一些不一样的色彩,特别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其实,旅行对不同的人来说,也有不同的意义。有人说,旅行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或许可能是这样的吧。人是有归属感的,但也是需要空间的。一个地方呆久了,一些冲动的情绪也需要一个不同的空间去释放一下。
趁着清明节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去的洛阳。本是想着避开高峰期,但“国花”的盛开依然吸引了很多人。其实,我想要的旅行,不过是一场长距离的散步。有时间的话住进当地的农家小院里。不必非得去那些久负盛名甚至被盛名所累的所谓有名景点,一早起来散散步,看看天,呼吸呼吸另一方空气,感受这个城市的生活琐事,或快或慢的节奏,感受一下别人的生活。但因为时间的原因,也不得不放弃了这样美美的想象。
上午九点多到了龙门石窟,直到下午两点多才出来。并不是它让我多么痴迷,却最喜欢这种没有计划的状态,想走就走走,想停下来就亭子里坐坐。走顺了就顺过去,走反了就再转回来。其实也是人满为患,却因为这样没有目的性的漫走,倒意外发现了一个童话似的小花园,小坡,清流,红枫,碧水,绿树,静谧地像世外桃源。随意地扔下背的小包,坐到靠湖边的排凳上,感受浅浅的阳光,氤氲的水气,悄悄生长的花木。
龙门石窟还是挺让人震撼的,站到佛像的脚下,看着石壁上成千上万的小像,闭上眼睛,想象古时候刻像的情景,架着云梯,赤裸着上臂的劳动人民,大汗淋漓,又或者脚趾冻得通红,角上还有挥舞着鞭子咆哮的监工,历经寒暑多少载,才造就这一叹为观止的奇迹。这一奇观着实应该站在下面仰望许久,赞叹古人的智慧,无奈人头攒动,只好远远望望便匆匆离去。
离开的时候,坐船经过龙桥的下面。看着这个景点的分界,左右大相径庭。桥的左边比肩接踵,地上随意的坐着就地歇息的人,桥的右边,稀疏的几棵油菜花,向着阳光的方向,继续着三月的草长莺飞,自顾自地生长成碧绿的颜色。世人终究是世俗的,一寸土地的左右,一方如此繁盛,一方却如此稀疏。船划着水波离桥越来越远,盘着胳膊趴在船窗上,望着缓缓退后的水流,远方那片被隔绝的世界,很是向往。生活中总有很多人认同着同一种观点,但我总觉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认同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想过的生活也并不一定就是自己该去过的生活。不乏努力,一切随心就好。
离开龙门石窟,一路坐公交车去了薰衣草庄园。我喜欢这个地方,在去那的路上我就开始喜欢这个地方。途经洛阳的郊区,环境非常好,宽敞的大马路,路两旁绿树成荫,没有很多人,并不像特意开发过的样子,却很干净,让人心旷神怡。我张大了眼睛,一路欣喜。这个季节并不是薰衣草的季节,薰衣草刚刚移植,却正巧赶上庄园举办的风筝节。进到园子里才深刻地明白一句话,每个女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关于小女生的童话梦想。我也不例外,看到遍地的彩色风筝,卡通人像,高脚木屋,激动得难以形状。突然就对紫色充满了无限的喜爱,像浪漫的童话。
晚上的丽景门也让人欢喜。东西向的小吃街一路延伸,小巷里可爱的店,实惠的小吃,让人称奇的银丝酥,让我这种不爱甜食的人也忍不住多吃了好几个,美味的不翻汤,连着吃了两顿,整个洛阳都让人觉得有味道。想起上大学的时候有几个洛阳的女同学,长得很是文静,温婉,美丽,带着古城的味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真的是,有味道的古城,有味道的美食,有味道的美人。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奔着去了国花园。这个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人多已有点不足够形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是我最开始观赏的主题和本意。无奈,牡丹之歌终究还是被岳云鹏的五环之歌给毁了。一路上欣赏着各色的牡丹,脑子里却回响着“五环之歌”,当我有点懊恼地觉得自己出了声的时候,却发现旁边经过的男青年们正在哼着这个调,忍不住窃笑,原来不是我。
沿着国花园的边缘地带慢走,花没看多少,却躺到湖边的草地上打了个盹儿。午后微微的阳光,春的暖洋洋,人也变得懒洋洋。最近腻上了苏轼的《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应情应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希望自己追求不忘,生活不止,诗酒趁年华。
最后一站,博物馆。十三朝古城的博物馆还是很气派的,但最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那天去博物馆的人很多,比得上国花园了。年前去南京,也算是十朝古都,中山陵总统府这些地方人很多,唯独南京的六朝博物馆无人问津。而洛阳古都的博物馆,大人和孩子,人影攒动,是唯一一个人多我却能欣然接受的地方,对于文明的传承,感觉很好。
对于遗憾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可有可无的。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也没有完全心想事成的美事。如果非要说遗憾,白马寺没来得及,也算是洛阳之行的遗憾吧。但并不忧伤,因为喜欢这个城市,有机会还会再来的吧。再坐一次满是学生的公交车,一早开门的商家,感受稍稍快节奏的生活,以及,薰衣草盛开的童话。
回来的前一天看高铁票还有几千张,走的那天已经销售一空。洛阳的人流量真是让人吃惊。买了站票回来,一路上行人匆匆,火车上或站或蹲或倚。这个时候的人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也可以迁就着过生活,因为有远方的路要去。唯一的区别是人可以选择去哪里。车上有个抱孩子的母亲,倚着洗手台站了一路,不苟言笑,却莫名觉得有点心疼。
这两年心态实在变化太大,刚毕业时的意气风发,想要一番作为的豪情壮志,现在却完全没有了那时的模样,有了喜欢的工作,可以当作事业的人生追求,也终于知道自己并不能给社会创造多么大的经济价值,便也欣然接受了这种能力的有限,守着自己的小日子,享受炽热的爱,或者爱上自己。与世无争,人畜无害。终究没有那么远大的追求,爱原本的自己,爱本真的生活。
一路行走,一路回想。关乎洛阳的梦,还是让人喜欢的。公交车很快,人也不少,氛围很浓,生活的节奏不快不慢,可以小资,可以奋斗。希望某年薰衣草盛开的季节,可以来小住。
生活还是老样子,是最好的样子,喜欢的仍旧喜欢,不喜欢的依然不喜欢。习惯了早起,因为早已习惯了清晨东方微露的熹光,雾气升腾,绿树切进云层里。最爱的仍是这里,水气层层的缱绻,浅紫的淡淡桐花,遒劲的碧色麦田,村落斜角的学校,一大片,人间仙境。
遇见,或离散,终有定数,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