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法院要闻

商丘两级法院落实规范执行“十个严禁”助力解决执行难

  发布时间:2017-04-24 15:08:38


    4月24日上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召开全市执行干警大会,部署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人民法院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规定。

    会上,商丘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孟丽传达了最高人民法院4月19日上午新闻通气会上通报的《开展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和《人民法院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主要内容。

    最高法院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是: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和《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部署要求,牢牢扭住中央巡视发现和反馈的执行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整饬队伍,确保“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各项重大部署要求得到严格执行,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以及执行不廉、作风不正、有令不行等问题基本消除,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通过查摆和整改问题,纠正一批失范执行、违法执行的行为,化解一批信访案件,通报一批存在严重失范执行、违法执行的人员和法院,堵上一批制度性风险漏洞,并建立起反消极执行长效机制、建立执行长效机制,涉党政机关等特别案件执行长效机制、执行纠错长效机制。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形象为之一新,使执行干警的工作状态为之一振,使当事人、律师和社会各界切实感受到执行工作的变化。

    专项整治行动的内容和重点是:坚决杜绝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执行不廉、作风不正、有令不行。对于消极执行问题,重点整治拖延立案,拖延查询、查封、扣押、冻结、处置财产,拖延发放兑现执行款物等问题。对于选择性执行问题,重点整治挑选案件、选择督办、区别采取执行措施等问题。对于乱执行问题,重点整治明显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违规执行案外人财产,违规评估、拍卖财产、以物抵债,隐瞒、截留、挪用执行款物,违规纳入、删除、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违规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以及对纳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不及时采取定期核查、司法救济及恢复执行措施,违规使用执行查控体系查询与案件无关的财产信息等问题。对于执行不廉问题,重点整治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吃拿卡要”或让当事人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费用,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同吃、同住、同行,充当掮客,过问案件,泄露工作秘密,违规会见当事人、代理人、请托人等问题。对于作风不正问题,重点整治“冷横硬推”、“庸懒散奢”等严重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人民法院形象的问题。对于有令不行问题,重点整治上级法院的部署安排和指令决定的执行情况,包括《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的执行情况;上级法院的裁定、决定等落实情况等。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从现在开始,到今年的11月。为配合专项整治行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

    一、严禁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冷硬横推”及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

    二、严禁明显超标的额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及违规执行案外人财产;

    三、严禁违规评估、拍卖财产及违规以物抵债;

    四、严禁隐瞒、截留、挪用执行款物及拖延发放执行案款;

    五、严禁违规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及对纳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不及时定期查询、司法救济、恢复执行;

    六、严禁违规使用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与案件无关的财产信息;

    七、严禁违规纳入、删除、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八、严禁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违规会见当事人、代理人、请托人或与其同吃、同住、同行;

    九、严禁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吃拿卡要”或让当事人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费用;

    十、严禁充当诉讼掮客、违规过问案件及泄露工作秘密。”

    会上,孟丽要求商丘两级法院严格按照整治目标、整治内容和整治重点,对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对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对照《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对照全国法院2017年执行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和省法院执行工作推进会要求,全面查纠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两级法院执行干警要严守“十个严禁”执行工作“高压线”,树立“依法执行、规范执行、文明执行、善意执行”理念,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多办案、办实案,树立商丘两级法院执行干警良好形象,如期圆满完成上级法院部署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任务。

责任编辑:崔路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