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官风采 -> 法官风采

最美执行干警商丘中院执行局:会工作懂生活的一群奇女子

发布时间:2019-03-13 08:57:25


在河南法院执行系统,说起商丘中院执行局,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因为他们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执行团队。近年来,特别是最高法院部署“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任务以来,商丘中院闻令而动,执行干警一马当先,惩失信、斗老赖,风里来,雨里去……执行一庭、执行二庭、综合科,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全体干警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

在这支队伍里,有一群奇女子,她们工作风风火火,生活充满阳光,说话快人快语,做事干净利落,凡是跟她们有过接触的人,都会被她们身上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能量所感染——她们就是商丘执行局的女干警们。她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了一道别样迷人的风景。


执行工作是一门艺术

在同事眼里,曹秋丽就是执行局女干警的典型代表。在工作面前,她雷厉风行,严肃认真,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在同志面前,她却像一位老大姐,真诚爽快,又体贴细致,散发着女性特有的魅力。

作为执行局局长,现年55岁的曹秋丽一直深感责任和压力巨大。“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商丘法院,曹秋丽的激情、认真是出了名的。

“多个法院多项指标落后全省平均值,请各位院长、局长紧抓质效不放松!”“XX法院,照这样下去,你们的工作会拉全市后腿!”“XX法院问题很多,请院长、局长逐案分析查找原因,举一反三,今后不再发生此类情况!”“XX、XX法院近期工作有很大提升,加油加油再加油!”“XX法院案件存量大,人员少,要加强人员保障,抓紧时间执结一批案件,并提高质效,加油!”“各位院长,执行队伍配齐配强,才能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两年前就已确定,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只有奋力向前,没有任何退路。两级法院执行工作不平衡,各项指标起起落落,并不稳定。每一次起起落落,都牵动着曹秋丽的心。事无巨细,她不仅要下命令,还要紧盯着在后面督促,确保最高法院、省法院的工作要求完全落实到位。不知道有多少次,饥肠辘辘回到家,脑子里还在反复琢磨着工作;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因为还有很多工作要落实、很多措施要完善。

执行局的同志们都知道,每次部署工作,作为一局之长的曹秋丽都会提前做足功课,别人汇报时,她就在本子上认真记,别人汇报完了,她一边安排工作,一边为大家答疑解惑,一边点出问题,一边提出解决措施,还要照顾到各个基层法院的实际情况,以免挫伤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上级法院正确的指导,省院指挥中心的及时准确分析,适合的工作方法,一把手的真抓实干,人员的保障,执行局长抓住质效核心,干警的积极能动,苦干加巧干,八项缺一不可。”她总结的攻克“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原则,第一时间分享给各院院长、执行局长和执行干警。

执行局平时工作节奏快,每个人身上都压着担子,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们也有沮丧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曹秋丽就会把他们单独叫到办公室,耐心细致地跟他们交流,谈感受,谈看法,谈感情,谈责任,谈理想………此时的曹局长,更像是一位老大姐,设身处地,娓娓道来,真诚,体贴,使人如沐春风,带着郁闷、愤怒而来,带着释然、自信而归。

“我们的执行干警,身上都有一股钻劲、干劲,如何调整好大家的情绪,让他们始终积极向上地生活,激情饱满地工作,这是一个管理的艺术。”曹秋丽说,每个执行案件都是一件艺术品,如何才能雕琢好这些艺术品?这要求我们的每名执行法官都要争做“艺术家”,至少也要做一名“工匠”。所以,办好每个执行案件,思想觉悟、能力水平、精神状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曹秋丽就像一位导师,她要带着她的“工匠”们,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去。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以身作则地去做的。

2018年5月16日,曹秋丽上午参加审委会,直到12点才结束,12点半回到家就开始做饭。说是做饭,其实就是把馒头放在锅里加加热。馒头放在了锅里,她还在用手机编辑短信,继续安排工作。近视眼加上老花眼,在手机上编辑文字,对她来说并不容易。

“各位院长局长,根据省院要求,抓紧时间通过司法救助资金执结一批案件;通过速执执结一批小标的案件;通过快速财产查询,终本一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并做好执行不能宣传;涉金融案件财产处置确有困难的,一把手要亲自协调金融单位一把手,依法退出执行程序;涉地方政府干预执行案件,一把手要把法律后果和纪律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清楚并记录在卷。

“近期指标较好的法院执行工也存在问题,局长不要回避问题并向一把手汇报清楚,抓紧时间拿出来实质性的办法加以解决。面对执行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请各基层法院一把手真真实实,脚踏实地抓执行质效,全面了解掌握各个指标的要求和关联,结合当前执行工作任务需要和面临的形势,站位大局配足配强人员,各项保障到位,解决执行工作实际困难。

“中院党组在目前困难的情况下,从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9人本周到执行局帮助工作,同时充实到执行指挥中心4人管理指挥平台,望名基层法院党组向中院党组看齐。努力干,加油干!”

 380多字,她编辑了12分钟。

忽然,她闻到一股焦糊味,坏了!锅里的水烧干了,馒头热糊了。她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句:馍馍蒸黑了!这就是女执行局长的半天!

这样的经历,对曹秋丽来说是“家常便饭”。

“我是执行战线上的一员,作为一局之长,我身上只有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担当。我工作之余还能回家吃顿中午饭,各基层法院的执行人员还没有我的生活好,他们根本没有回家吃饭的待遇,就是能回家吃饭,也要跟家人提前预约!”在曹秋丽看来,基层执行人员太苦、太累,她必须跟大家站在一起,这样才能感同身受,触摸到执行工作鲜活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到以上率下,确保上级命令畅通,两级法院执行工作同频共振。

心底无私天地宽

 2015年4月,孟丽被中院党组调整到执行局任副局长。此前的20多年间,她先后在商丘中院从事行政审判、国家赔偿工作,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

她自称是执行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因为之前的工作相对单纯、稳定,加上个人性格安静,孟丽早已经习惯了相对“慢节奏”的工作。初到执行局,她听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忙”。“到底有多忙呀?”孟丽心里有点犯嘀咕。

一性两化、一打三反、失信名单、司法网拍、流程管理、执行规范年、积案清理、涉民生案件执行、春雷行动、夏季风暴……接连不断的新鲜名词,让孟丽应接不暇。对此,她只有拼命学习,恶补与执行有关的知识。

副局长的岗位,一边是局长和业务庭之间的纽带,一边又是各业务庭之间的纽带,同时还要指导基层法院,这个岗位要充分动起来,执行局才能协调有序地运转。随时听从局长安排,协调各方关系,查漏补缺,执行实施,执行审查,综合管理,涉执信访,哪里需要哪里上……很快,孟丽就体会到了“忙”的感觉。上班时间过得很快,下班时间到了,还没有意识到,等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往往已经下班好长时间了。

 

“执行人员大多快人快语,果断坚决,慢节奏甚至优柔寡断无法适应当前的执行工作。”孟丽说,工作在那放着,干活的人就那几个,你不干,别人就要多干,所以她决定,迎头赶上,和大家一起干。

为此,她还在执行局提出了口号:“执行局是个团结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集体”,“在执行局工作,累并快乐着”。如今,这两句口号已经成了大家的”座右铭”。

办理执行案件的时候,孟丽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毅力。她办理的申请执行人张某申请执行某县政府行政赔偿一案,案件到手后,通过阅卷,细心的孟丽发现,行政判决第一项“返还可耕地”,根本无法执行,需要执行返还的所谓“可耕地”早就转为“建设用地”,并且已经开发为小区。这不仅涉及开发商利益,还涉及买房人的合法权益。怎么办?

这个行政赔偿案件,原告打了两年官司,最后赢来的是对行政机关下手“最狠”的判决,非常不容易。如果不进行执行,势必会让满怀期望的申请执行人失望,甚至会引发新的矛盾。

鉴于已有的行政审判工作经验,孟丽决定把执行程序走下去。在向政府发出执行通知书之前,她先通知申请执行人张某到庭,告知其该判项因土地性质和用途的转变,现无法强制执行。只有其同意与被执行人协商,以余钱给付赔偿的方式达成执行和解,才能实现权利。如果协商不成,只有驳回执行申请。申请执行人表示愿意协商解决。

被执行人某县政府接到执行通知后,到庭反映“可耕地”无法执行,也同意协商解决,同时,愿意马上支付判决第二项3万元赔偿。

但时,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孟丽的预料。经过双方漫长的拉锯战之后,该案件竟然因为申请执行人要求过高而宣告协商失败。对某县政府已付的3万元,申请执行人拒绝领取,还坚持说:法院判决的,就得执行,给调地也不要,按标准赔也不行。最后,某县政府只好申请再审,最高院决定提级审理,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现实有时候就是这样让人无奈。但孟丽并不后悔,不管是从法律角度出发,还是从情感角度出发,她觉得自己尽力了,心底无私天地宽。

工作上找到了感觉,家,却成了歇脚的地方。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有老人给带着。后来孩子上了大学,爱人也在外地,孟丽一个人在生活上很好对付。孩子参加工作后,刚开始孟丽还能给孩子做做饭。到执行局工作后,慢慢有了变化,原来都是问孩子吃啥饭,到后来变成了孩子问她想吃啥,孩子承担起了大部分做饭的事儿。

在调整到执行局后的第二个月,不幸的消息传来,孟丽的父亲检查出了淋巴癌。联系医院、确定治疗方案、住院手术、化疗、放疗、送饭、陪护……一直到父亲去世,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多。

这一年多,给孟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她相处多年的同事,眼看着她到了执行局以后,从温柔、安静甚至有点儿慵懒的淑女,变得声音也大了,语速也快了,语气更坚定了,就连走路都是脚底带风一样,经常见她一边接着当事人的电话,一边跟同事说“这个事要怎么怎么办……”

但有一点没变,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追求。现在的孟丽,已经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再忙,也要从容,再累,也要热爱生活。工作中,有苦,有难,委屈过,退缩过,但是挣扎过了,倾诉过了,就什么都放下了,第二天,又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力量,指挥着她的执行团队,像满血复活的圣斗士一样,积极努力地去工作。

两年多来,商丘中院执行工作各项指标,一直都在全省位居前列。

活出自己的样子

说话嘎嘣脆,思路清晰,不卑不亢,耐心细致,一说话眉眼间总带着笑意,有活力,有激情,会工作,懂生活,多才多艺……在同事们看来,这些词汇用在执行二庭庭长刘德慧身上,再也恰当不过了。

平日里,不管是在执行路上,还是在志愿者队伍里,不管是在演讲台上,还是在表演舞台上,总能见到刘德慧活跃的身影。但大家见的最多的,还是她在执行工作中忙碌的身影。现年43岁的刘德慧,到法院工作已有21个年头,可以说是一名年轻的老法院人了。

2015年4月任执行二庭庭长以来,刘德慧就开始负责执行案件实施工作。工作中,她采取“小案快办,难案精办”的方式,努力提高执行结案率和执行标的到位率。办理的200多起执行案件,件件案结事了,无一矛盾激化,无一引发涉执信访。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坚持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注重人性化执行、阳光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

 在执行某公司与某行政机关拆迁补偿一案中,申请执行人在立案当天就跑到刘德慧办公室,情绪激动地诉说着,“我是跑了162趟法院、历经4年才拿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行政判决……”说到最后,申请执行人声泪俱下地请求法院尽快执行。

听完了申请执行人的宣泄和诉求,刘德慧第一时间将案件录入执行流程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但一无所获。刘德慧又先后跑到被执行人可能开户的几个银行,进行实地查询,均未查到其银行存款。被执行人单位因为对判决不服,拒不配合法院执行,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但满怀希望的申请执行人,对法院不能及时执行非常不理解,找到刘德慧办公室,逼着刘德慧给出具体时间表,甚至扬言,如果再不能执行,将到北京上访,采取极端方式声讨被执行人。

面对一直情绪激动甚至偏执的申请执行人,刘德慧一边端茶倒水热情接待,一边从思想上对其进行安慰,同时承诺会再次到被执行人单位进行协调,一定给申请执行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申请执行人虽然情绪缓和了一点,但是态度仍然非常强硬。

为了将可能激化的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刘德慧多次来到被执行人单位,找不到人,她就等,有两次为了与其一把手见面,刘德慧足足等了两三个小时。见到了人,她就抓住机会,讲责任,讲形势,讲法理,讲人情,与对方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她积极的态度、理智的行为、专业的分析、执着的精神,给被执行人单位一把手和相关负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被深深感动了,终于决定遵守“再审不影响执行”的法律规定,同意提供账户先期履行。最终,法院通过划拨的方式,将执行款执行到位。

领到执行款的那一刻,申请执行人终于放下了执念和偏见,回归了理性和温情,激动地泣不成声,向刘德慧深深鞠躬。

看到申请执行人像孩子一样的兴奋、激动,刘德慧顿时心里乐开了花,“所有的心酸、委屈,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只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实现,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所有的幸福都是相似的,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离不开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付出,刘德慧也不例外。在家里,她上有父母、公婆,下有一个即将高考的女儿,还有一个工作强度很大的老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总会抽出时间精心打理自己的家庭生活,不管在外面如何风风火火,回到家,她会立刻转换状态,回归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

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早餐,6点10分送女儿上学,然后回家吃饭收拾家务,7点半去上班,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晚上10点接孩子,陪孩子学习功课,11点多休息……这几乎成了刘德慧雷打不动的时间表。因为女儿从小体弱,脾胃不调,中餐和晚餐在学校吃不好,刘德慧就从早餐上下功夫,每天早上炒两个菜,汤的类型也是一天一换,米汤、豆粥、面汤、燕麦粥等等,再配上馒头鸡蛋红薯红枣等,尽量变换着花样,让孩手多吃一点。

 最让刘德慧牵挂的,不仅是女儿,还有一天天老去的父母。去年12月份的一天,刘德慧正在某被执行人单位送达查封手续,突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她的母亲在与老同事交谈时突然晕倒了!

心急如焚的刘德慧把工作交付给同事后,飞奔着出去打了一辆出租车,急切地赶到活动中心。看到母亲躺在楼梯口冰冷的地板上,刘德慧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把母亲送上急救车,刘德慧就坐在母亲身边,不停地呼唤着。看着母亲20多分钟没有一点儿意识,刘德慧的心里顿时感到一阵痛苦、无助。是啊!看着母亲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刘德慧才意识到,母亲已经快80岁了!刘德慧暗下决心,今后一定再多抽出些时间陪伴父母!

母亲住院20多天,刘德慧每天中午和下午下班后,都会赶到医院照顾。每当夜深人静,想到母亲病倒,女儿马上要参加高考,还有大量缠手的案件没有解决,有的申请执行人大晚上打电话催促执行,自己在母亲的病床边苦口婆心地给对方做工作……刘德慧的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掉。

但是,第二天到了单位,她又会像往常一样,步履矫健,充满阳光。

“遇到困难,我也会退缩,遇到痛苦,我也会流泪,遇到两难的境地,我也会纠结、挣扎。但生活就是这样,不经历过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不管再苦、再难,我都要坚持下去,活出精彩,活出自己的样子。我相信,生活也一定不会亏待我们。”刘德慧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累并快乐的大家庭

执行局是一个工作要求高、节奏快、强度大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都像机器上的齿轮,一个齿轮的停滞,势必会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所以大家都不敢有丝毫松懈。

韩莉是一位沉稳睿智的女孩,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工作,任执行二庭法官助理。虽然年轻,但韩莉对待工作却是格外认真负责,对每一个执行案件,从调阅审理卷宗,了解案情,到制订执行预案,起草各种法律文书,她都能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她经常说,执行局案件多,工作量大,如果我不多分担些,法官们就太累了。怀孕后,韩莉妊娠反应严重,身体因过敏导致红肿起痒,夜里无法正常入睡。领导和同事都劝她去大医院好好看看,但她仍然坚持正常上班,只是趁周末的时间,到医院做个检查开点药。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生产的前一天。

申孝萍是位开朗活泼的女孩,有着银铃般的笑声,是同事们身边的“开心果”。刚到执行局第一周,就赶上要上网拍卖40多套房产。制作并送达拍卖公告、须知、裁定、通知等文书,上传每一套房产的详细信息,每一项具体工作,申孝萍都十分认真,生怕出现任何一个错误。那段时间,因为上传量较大,她每天都自觉加班到晚上9点多钟。有天下午,由于网络崩溃导致拍品信息一时无法上传,当晚10点,看到系统经过维护已能正常使用的信息后,申孝萍又从家里骑着自行车,赶到办公室继续上传,直到全部成功传完。

还有王梦瑶,来到执行局做书记员还不到两年,对记录、制作文书、网上查询和录入、卷宗装订和扫描,以及其他大量工作任务,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为了完成工作,她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但从来不说辛苦。每当家里人问她,在法院当书记员太辛苦了,要不要考虑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她总是说:“喜欢就不辛苦,我喜欢这个工作。”

还有蒋潇、揭政,这两个女孩平时都有点儿腼膜、羞涩,不爱说话,但工作起来,又都像是“拼命三郎”。她们俩是执行局里的书记员,承担着记录、制作文书、网上查询、冻结、划拨、录入、电子卷宗扫描和装订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且琐碎繁杂。为了完成工作,她俩几乎每天都加班,就连周六周日也会主动到单位工作。每当领导督促她俩按时下班,她们都会说,还剩下一点儿,做好就回去。说完这些,却又会加班很长时间。在法院,书记员与单位是聘用制劳务关系,工资不高,但她们从没有说过一句苦,没有喊过一声累,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着。2018年3月份的一个下午,执行法官制作好一份文书后,让揭政尽快发快递给上海的当事人。揭政电话联系后才知道,邮递员当天下午不再来取件了。为了确保快件及时发送,揭政详细询问了邮递员的家庭地址,等下了班,她竟自己冒着严寒,骑着自行车,把快件送到邮递员家里。

1994年出生的郝静宇,进入商丘中院执行局工作刚满两年,现任执行一庭法官助理,主要负责涉执信访案件。从在校学生到法院执行干警,接待信访人时从刚开始不知所措到现在游刃有余,跟进基层法院工作时从一个一个地汇总案件到对每一个案件了然于胸……短短两年,她在不知不觉间早已适应了角色的转换,而且自己出色地办理了400多件各级各类信访案件。在郝静宇看来,执行工作并不像她在读书时理解的那么简单,相反,执行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她接待过数不清的当事人,接到过无数个信访电话,倾听着他们各种各样的诉求,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只要电话打进来,郝静宇都会及时接听、耐心回复。遇到蛮横无理的要求甚至反复纠缠,她有时也会压制不住内心的烦躁,但每当一件信访案件得到执结,当事人打来感谢电话,她总会默默地安慰自己:一切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样到执行局不到两年的赵楠,在综合科每天做着收案登记、通知查收、会议通知、指挥中心值班、提取系统数据等琐碎而繁杂的内勤工作,虽然辛苦,却乐此不疲。刚到执行局的赵楠,青涩、羞怯,不爱说话,工作遇到困难,就会焦虑不安。看到这种情况,领导和老同志都总会告诉她别着急,还不断地鼓励她,教给她一些工作的方法。慢慢地,赵楠进入了工作状态,心态也渐渐地放开了。现在,她不仅变得成熟稳重了,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她说,执行局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让她每天都干劲十足,并且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

到执行局工作已有5年的姚丽敏,现在主要负责综合科的指挥中心值班、续查封登记、文书上网、案件审查等工作。因为具体要求不同,她总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比如终本案件审查工作,因为报结要求较高,各项节点信息、录入信息、上传电子卷宗、纸质卷宗都要仔细过几遍,审查一个卷宗往往要花费不少时间。有天中午临近下班,一个基层法院报来十几个终本卷宗,姚丽敏考虑到基层平时比较忙,跑来一趟不容易,就利用下班吃饭时间一个卷一个卷地认真审查,等到审查完这十几个卷宗,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姚丽敏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允许在她这里出现审查后还不合格的案件,而只有细心、认真、负责,才不会出现错误。

这些积极主动担当的故事,在实际工作中不胜枚举。

尽管平时工作繁忙,执行局这些美丽的女孩们,在私下里也有自己的小爱好,她们会研究哪个牌子的化妆品更好用,哪家店又推出了新款美食,也会在难得的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一起逛街、买衣服、看电影,放飞心情,快乐惬意。但一想到工作,她们又会立刻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准备着出发。在花一样的年纪里,这些女孩没有选择挥霍大把大把的青春,而是选择了付出和给予,选择了忠诚和坚守,选择了责任和担当。为了这些选择,她们一路坚持,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杨菊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