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地方青少年犯罪案件呈增长趋势,引发不少家庭悲剧,应引起社会关注。2018年,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法院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148件,同比增长101%。经分析,此类案件存在以下特点:
青少年犯多出自问题家庭。据调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输出地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留守儿童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开化法院近年来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90%来自离异家庭或为留守儿童。离异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使得青少年三观及行为都有所偏差,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过激行为而引发犯罪。
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和类型化趋势。近三年,浙江省开化县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呈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趋势。2016年至2018年,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人数从0增加到30,占比从2017年的8.4%升至16.9%。青少年犯罪以侵财型犯罪和暴力犯罪类型为主,排在首位的是盗窃、抢劫等,占总数的63.17%;其次是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占总数的10%。2018年起,故意杀人、间谍罪等新类型犯罪也开始出现。
青少年犯罪显现团伙作案趋势。随着网络的发展,网民首次触网年龄日渐提前,虚拟网络中的软色情、江湖情会吸引未成年人盲目模仿,在现实生活中上演“黑社会”,出现团伙成员携带刀具参与打架斗殴的情况,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种团伙一旦被不法人员掌控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有可能演化为带有黑恶性质的犯罪团伙,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对被害人伤害很大。该类案件的被害人一般为未成年人,特别是性侵及故意伤害等案件,会让被害人产生心理阴影,很难修复。
为此,开化法院建议:
强化家庭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建立亲子教育长效机制,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切实让家长承担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加强未成年人矫治。建立专门对违法未成年人进行矫治的学校,品行和认知并重,对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矫治。
加强家庭与学校、社会的联动。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做好未成年法治引路人。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9-05/14/content_15528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