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小满时节,无论县城还是农村,到处都弥漫着麦子的清香。是的,再过半个月左右,成熟的麦子,就会从田野走向粮仓、走向国人的厨房。
因此,各地媒体和网络不断有报道麦浪翻滚、丰收在望的文章,仿佛一夜之间,黄金金的小麦就唾手可得;好像一夜之间,滚圆滚圆的麦粒就颗粒归仓。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固然鼓舞人心,提升士气,但从另一个方面,关于夏收、夏种、夏管“三夏”生产问题,有必要再说道说道。
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意义重大。一是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的新胜利。二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工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适时为农作物施肥、浇水和田间除草,付出了较往年多得多的劳动量,用辛勤的汗水和艰辛,换来了丰收的喜悦,确实可喜可贺。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时此刻,还不是我们弹冠相庆、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三夏”工作做的更好、做的更细,才能让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小麦的后期管理工作。从气象学上来讲,小满节气之后,干热风开始盛行,要引导群众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同时,进一步强化应对自然的能力,尽可能多的防止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从往年看,小麦成熟收割期间,正逢阴雨连绵天气,各地应加大机收进度,积极营造“虎口夺粮、颗粒归仓”的浓厚氛围,力争把每一粒麦子都收进粮仓。
在收割小麦的同时,还要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夏种、夏管工作。常言道:“麦茬子庄稼不让耧”“春争日、夏争时”。从这些谚语可以看出,“三夏”生产对于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三夏”生产突出特点,就是又收又种又要加强田间管理,每疏忽一个环节,吃亏的不仅仅是一块块耕地,更是我们自己。因此,有农谚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所以,我们要像疫情防控那样,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万众一心,做好“三夏”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