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法苑百花

【评论】以“活埋母亲案”谈谈法律和道德责任

  发布时间:2020-05-26 13:11:48


    这则骇人听闻的新闻确实让人们震惊!儿子竟然将亲生母亲活埋,所幸的是经过两天多之后,在警方询问情况下,老人被成功救出,这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看到这里让人毛骨悚然。这个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给普通民众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振憾,每个人都有年长之时,包括这位活埋自己母亲的儿子,难道你也希望自己需要别人照顾时,孩子把自己活埋吗?这虽然是气话,但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场面,是决不允许这类事件发生的。

    从道德层面上讲,古代就有“百善孝为先” ,“夫孝,德之本也”的论述。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扬这份优良传统。

    为了维护、形成孝道传统,古代就曾有每年举行“乡饮酒礼”活动的先例,更有在皇宫举办大型尊老敬老活动——千叟宴的佳话。同时,为严惩不孝,古代刑律早就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等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将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甚至判刑。在民间也流传着“打爹骂娘,天打雷劈”典故,这表明不孝者从古至今就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社会文明也随之大步向前,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也大幅改善。为了在新的环境下引导民众逐步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轨道,我国专门向全社会倡导了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24字核心价值观分析,几乎每个字都与孝敬老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存联系,特别是民主、文明、和谐、法治、诚信、友善等,与社会当下大力推行的尊老爱幼联系更加紧密。社会需要民主,家族生活同样民主,步入老年的亲人,同样有参与家族生活的权力;文明则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家族生活中,绝不可出现对老人不孝不敬等不文明行为;和谐也从家族成员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中体现了尊老敬老的必要性;诚信、友善同样也可能理解为应当以诚实的态度、善良友好的行为对待老人。

    大家都知道,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的本质是“他律”,道德的本质是“自律”。道德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是有条件的,具有历史性、地域性等特征。他不需要某个强制机构来对其做出明文约束。他所确立的思想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世界。道德通过调解人们的内部意识,最终达到调解人们的外部行为的目的。它调节的范围远比法律要宽泛得多,在社会生活中,有些角落是无法用法律来做出具体的规范和调节的,这就需要用道德来调节。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古往今来,子女孝敬老人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道德所推崇做人的基本品格。

    在当今社会时期,究竟是坚持“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的讨论已经早有答案。就是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因此,结合“活埋母亲案”的实际,我们还是主要从法治的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因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民事法律中也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相对与民事法律规定而言,刑事法律规定更具有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第四十九条也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为了保障人身权等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六十条专门规定了【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规定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了【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信从以上法律条文中完全可以看出,作为社会民众始终牢记:一、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同样值得保护,更何况是自己亲生父母的生命;二、必须履行赡养义务,切实保障父母年老后的正常生活,尽到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否则可能被法律强迫履行义务或受到处罚;三、一旦触犯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或者虐待、遗弃年迈的父母,都将受到法律的追究;四、无论父母对你是否有抚养的事实,只要你有赡养的义务,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天你照顾自己和全社会的老人,在你年长时同样也会受到子女及全社会的照顾,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希望民众继续遵循这一自然规律,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发挥好自身的作用,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努力。

责任编辑:杨菊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