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法院创建丨睢阳区法院新城法庭:倾力打造“少年+家事”融合审判模式 作者:杨梅 发布时间:2022-07-19 08:22:37
睢阳区法院新城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畅通解纷渠道,倾力打造“少年+家事”融合审判模式,审结案件呈现“三高一无”态势(即调撤率高、服判息诉率高、调解和好率高、无信访案件),探索出一条诉源治理的新途径。
新城法庭在探索融合审判过程中总结出“一融、二联、三会商、四挽救、五惩治”工作模式:“一融”指家事审判和少年审判充分融合。两种案件审判理念有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优先保护理念柔性司法,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家事审判与少年保护具有互补性,合并审理可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关联一次性解决问题,从根源性降低少年犯罪可能性,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也有利于审判经验成果共享,审判资源高效利用,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2021年4月,新城人民法庭以原受理民事、家事等案件为基础,构建为独立的少年家事法庭,下辖1个涉少刑事审判团队和3个家事审判团队,将受案范围拓展至涉及家庭内部纠纷的离婚案件、继承案件、涉家暴案件、变更监护人案件、抚养费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其他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推动少年家事审判司法功能与社会功能有机结合,打造少年家事融合审判的特色法庭。“二联”指联动妇联、民政、教育局、共青团、司法、社区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多方互动。整合司法、行政和社会力量,构建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可以帮助未成年人以健康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学习,缓解消除因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抚养纠纷、人身损害等产生的心理压力;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测评、疏导以及对缓刑后的帮教,帮助他们顺利的回归社会。两者的融合有利于对社会力量的整合利用。“三会商”指对少年犯罪的成长背景、家庭教育、社会危害等形成一套完备的会商评估机制。根据案件案情具体情况,及时召开员额法官专门会议研讨案情,对家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权抚养费、变更监护人、涉家暴等案件,会商评估出可能引发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和矫正;对涉少刑事案件及时会商,深入查清少年犯罪的成长背景和家庭原因,教育家庭、弥补缺失,用家的温暖改变少年犯对社会的偏差态度,使之更好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四挽救”指发挥庭审子女、父母双教育的作用,进而挽救家庭,挽救未成年人。为减轻未成年人的心理负担,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各部门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少年家事纠纷调解机制。以人情、亲情、感情感化为主,以法治教育为辅,通过强化庭前调解,促使双方在平和、充满亲情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尽量避免因对簿公堂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二次伤害,促进家庭和睦。“五惩治”指开通弱势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加大对实施家暴、性侵、猥亵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根据案情签发人身保护令,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暂时的安全住处和基本饮水、用餐,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2021年以来,该庭共受理各类案件 1513 件,其中受理家事案件416件,审结325件(其中调解283件,调解率68.02%,撤诉42件,撤诉率10.1%,调撤率78.12%);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38件,审结38件;诉前调解案件233件,成功153件,调解成功率66%。2021年12月,该庭诉前调解员谢丽同志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022年2月,该庭被评为全省法院“李庆军式”审判团队、荣记集体二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