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8月、10月、11月,虞城县疫情时有反弹,线上诉讼服务一度暂停,为进一步降低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虞城县人民法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两手抓”“两不误”。
全力服务大局
织密防疫审判“保障网”

面对常态化疫情新形势,虞城县法院党组迅速转变工作思路,一方面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居住在各小区的干警就地转为志愿者,同时又抽调35名干警深入稍岗镇、大侯乡、县高中、李老家乡、343国道等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维持秩序、运送物资、执勤值守等工作。
另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院、中院会议精神,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让全院干警充分认识到疫情常态化下的网络庭审是大势所趋,要学习好、使用好“河南移动微法院”平台、“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线上平台。综合办公室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切实保障网络安全运行,运维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全力满足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确保审判主业“不停摆”、司法为民“不停步”。截至11月28日,受理诉讼案件7785件,同比上升3.17%,结案7177件,同比上升6.28%,结案率92.19%,同比高出2.69个百分点。
聚焦主责主业
精准提升网上办案“供应链”

虞城县法院党组始终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今年以来,通过集中培训、腾讯会议、微信视频等形式召开员额法官会议23次,开展网络庭审培训8次,提升法官、法官助理和司法辅助人员网络平台操作能力,为审判工作提速助力。党组书记、院长陈晓辉主持召开审判执行质效推进会18次。
疫情期间,办案法官通过微信、电话、在线服务小程序等多种方式,线上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了解案情、核实证据、通知在线开庭和预定调解时间。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及时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线上开庭审理案件,向社会提供安全便捷、智能精准、公平公正的司法服务。截至11月28日,电子送达成功数34466次,电子送达率90.58%;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诉前化解成功率、平均审理天数等13项指标处于全市法院“优”区间,反映案件质量、效率的核心指标“一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民事案件调解率、简易程序适用率”等指标排名第一。1至10月,审判质效连续8个月全市法院总分排名第一,9月、10月总分排名全市法院第二。
全面加强执行攻坚力度,以执行机制改革和“奋战九十天、决胜四季度”执行会战为契机,依托执行案件管理系统等平台,确保查封、续封、续冻等执行措施疫情期间不脱节,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将执行办公电话呼叫转移至干警个人手机,保障咨询服务不掉线。全面开展“智慧执行”APP 推广使用工作,提升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至10月份,新收执行案件3189件,结案2675件,执行到位金额41672.46万元。
注重示范引领
切实保障诉讼服务“不掉线”

为保障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疫情期间的诉讼权益,今年以来,虞城县法院根据不同时期的疫情状况和上级法院通知精神,先后4次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线下立案服务和信访活动的通告》,积极引导诉讼群众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诉讼活动和信访事项办理。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不打烊”,确保人民群众“联得上”“找得到”“办得了”,足不出户便可表达诉求。
为提升网上开庭、中小企业保护普法宣传等营商环境落后指标,该院院长陈晓辉以身作则,11月8日以来,带头开展网上开庭、当庭宣判,并与其他院领导一起抓住疫情解封空窗期,与广大法官一起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普法讲座,与县工商联联合召开提升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广泛征求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11月28日,该院网上庭审2152场,网上开庭率54.84%,网上调解成功案件数2366起,网上调解成功率68.44%;网上开庭率一周时间提升了8.4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保护普法宣传两周内开展32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