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江湖,要当什么“侠” 作者:孙许可 发布时间:2024-03-22 11:32:22
小明:神兽神兽,最近江湖上发生一件大事儿!
獬豸: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小明:邯郸一所中学的三名初中生残忍杀害一名同学并将其埋尸。
獬豸:哦?!竟然发生这等事情?
小明:是啊。很多网友都说“支持死刑,第一次这么强烈觉得死刑适用于未成年人”“这么小的孩子做这样惊天的大案,太让人震惊了”。
獬豸:网友的心情都能够理解。但身处法治江湖中,要理性行侠仗义。
办案不需要“键盘侠”
本案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真伪难辨,其中既有无意者夸大案情使其走样,更有心怀不轨之人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制造对立情绪,引来一波流量,收割一波利益,对案件办理无任何有益之处。
事实上,不是每一个案件都能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办案机关,既不能因为舆论干扰就摇摆不定,也不能因为没有舆论监督就恣意查办,而应该依法采信证据、查明事实、定罪量刑,公正司法,让老百姓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刑法不做“背锅侠”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恶性案件,普通民众第一反应即是要求严惩行为人,“必须判死刑”“直播枪毙”之声不绝于耳,而一旦刑罚结果达不到期待值,又会批判刑法保护恶人,将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任何负面问题都与刑法联系起来,似乎只要刑法增加某个罪名或加大对某个罪名的处罚,该类社会问题便会解决。
事实上,刑法虽是最强硬的行为规范,却也几乎是辐射范围最小的行为规范。我们不能期待用刑法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但只要能够做到有罪必罚,罪责刑相适应,刑法的震慑作用和预防功能就能够得以彰显。
争做织密防护网的“蜘蛛侠”
对于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有的人认为既然达不到刑事责任年龄,那也就没有办法,一放了之;有的人认为既然犯了罪,就应该判处刑罚,一罚了之。
实际上,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由小偷小摸、校园霸凌等不良行为长期积累而成,在不良行为向严重犯罪行为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家庭的人格培养、学校的警示教育、成长的非暴环境、政府的普法宣传入手,织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防护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法条链接: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