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主题实践活动中,睢县人民法院按照省法院部署,组织全院61名法官走乡入户,深入基层、企业送去司法的温暖,在巩固已办结案件效果的同时,又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生活中的“难题”。2月1日一大早,河堤乡孟桥村农民杨钦发和杨钦亮就赶到法院,将一面上书“为民排忧解难彰显司法公正”的锦旗送到法警队干警邢建华的手中。
原来,1月23日,睢县法院法警邢建华利用双休日到河堤乡孟桥村走访时,听群众反映该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发生纠纷达7年之久,因迟迟得不到解决,其中一家正准备利用省两会正在召开之机去郑州上访,排查到这一信息,邢建华立即赶到两家,对当事人情绪进行初步稳控,并到该村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家中走访,以求尽快厘清两家纠纷的情况及起因。经和当地村干部及有关群众促膝谈心,邢建华了解到,河堤乡孟桥村村民杨钦发和杨钦亮既是左右近邻,又系堂兄弟,二人的母亲还是亲姐妹,可谓是亲上加亲,两家关系原来一直很好。2003年杨钦发在自家后院建房,因嫌宅基地出路较窄,提出使用杨钦亮屋后东西长5米的出路,杨钦亮以该出路乃其兄弟六人共同使用、根本没有杨钦发的为由不同意,而杨钦发据理相争,说此出路乃是其兄和杨钦亮家换的,但拿不出能够证明争议出路有其兄的证据。由此,杨钦发一直阻扰杨钦亮打院墙,以至于杨钦亮儿子结婚时儿媳和他也伤了和气。此后,杨钦亮坚持不允许杨钦发从其屋后的出路上通行,杨钦发只好又从自家前院开条出路。本来关系挺铁的两家为此争执不休,甚至相互谩骂和人身攻击,在矛盾日益剧烈的同时亲情乡情日渐淡薄,直至成为见面即“眼红”的“仇家”。对于两家纠纷,先后经当地村干部和乡干部多次做协调工作,但均无任何结果。几年来,杨钦发多次到县委政府上访,近日又准备赴省两会会场“诉说冤情”。
睢县法院对大走访干警邢建华排查到的上述信息非常重视,迅速成立了由主管大走访工作的副院长邢成宇任组长的纠纷化解工作组,元月25日一大早便由邢成宇副院长带领邢建华、孟森两位干警前往双方争议出路现场进行勘验,深入周围群众调查了解,并分别走访双方当事人,反复进行“背靠背”的调解工作,耐心细致地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又邀请双方的亲戚参与调解,以法以政策说服当事人,以情以理感动当事人。经过一整天锲而不舍的工作,终于使双方达成了由杨钦亮自愿让出屋后出路5米让杨钦发使用、杨钦发不再干扰杨钦亮打院墙并砍掉院墙外树木得和解协议。当干警邢建华为两家争议的宅基及出路打桩定界后,已是夕阳西下,伴随着纠纷的化解,杨钦发、杨钦亮两家的亲情重新恢复,二人拉着同时拉着邢建华的手,非要共同请干警们吃饭,被婉言拒绝。干警们走后,两人越琢磨越感觉过意不去,便商议共同制作一面锦旗送给干警以表谢意,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