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法院多措并举做实做优“直播带法”特色普法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31 16:17:50
去年11月,最高法院院长张军在宁陵电商产业服务中心调研时指出,“直播不仅能‘带货’,还可‘带法’。”按照张军院长指示要求,宁陵法院以“枫桥式法庭”创建为契机,依托城郊法庭创新开展“直播带法”活动。一年多来,在商丘中院指导帮助下,宁陵法院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带法”形式,丰富“带法”内容,先后举办14场直播,直播间点击浏览量从最初的千余次,增长到超十万人次;留言评论数量从最初的百余次,增长到近千次。相关普法活动受到人民法院报、河南法制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直播普法成效得到网友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是集合力量建强直播团队。其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宁陵法院“直播带法”活动领导小组,院长担任小组组长,部署谋划“直播带法”总体方向,各业务庭室、综合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协调推动“直播带法”各项工作。其二,优化人员配置。在各业务庭室选拔资深法官与年轻法官助理加入“直播带法”团队,每场直播由城郊法庭庭长及一名资深法官或青年干警担任“带法主播”。其三,加强培训学习。定期组织直播团队成员向正能量网红博主学习直播技能技巧,每月组织一次直播团队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意见。
二是借助媒体优势优化直播形式。在整体直播形式上,从“对外合作”到“自主开展”。第一阶段,通过与正能量“网红”博主、电视台法治栏目等合作,提升“直播带法”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直播带法”特色品牌。第二阶段,在城郊法庭搭建专业直播场地,由直播团队自行开展直播,在追求轻松活跃的基础上,确保普法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在具体普法形式上,由“单向宣讲”转向“场景互动”。“带法主播”以实时答疑解惑、案例情景再现等方式,让法言法语变得“接地气”“有温度”。将直播间搬进梨园、企业、社区,增强普法宣传场景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三是面向群众所需丰富直播内容。高质量的直播内容是直播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直播团队在直播中设置“专题宣讲”和“实时问答”两个板块。在专题宣讲板块,主要围绕群众生活中的常见纠纷进行系统性普法,通过事先征求院内各审判部门、人民调解员、村(社区)负责人等意见建议,提前了解婚姻家事、民间借贷、劳务报酬等纠纷的重点、高频法律问题,在直播开场后进行专题宣讲。在实时问答板块,由“带法主播”针对评论区留言问题进行一对一“把脉问诊”。对于一些重要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对于因时间限制无法进行回复的留言问题,以发布普法视频的形式进行补充,全面回应群众法律咨询。
四是依托“直播带法”凝聚解纷合力。其一,“直播团队”积极融入乡镇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不定期与公安、司法行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及村(居)两委开展合作,就特定类型矛盾纠纷商定化解方式,在直播中进行重点宣讲。其二,结合直播普法及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定期向辖区党委政府等有关单位发布《法庭纠纷化解工作通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三,邀请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基层网格员、律师等参与直播互动,共同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问,指引解纷渠道。
下一步,宁陵县法院将通过发布“直播带法”年度典型答疑汇编、开展重点问题答后跟踪回访等方式,不断提升“直播带法”工作质效。同时,以“直播带法”为纽带,真正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到法庭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