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办案笔记丨虞城法院李萍:抽丝剥茧查明事实 当场履行案结事了 发布时间:2025-01-26 08:51:21
开栏的话
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面对林林总总的案件,每位法官都有自己独特的办案笔记,这些笔记不仅是对案情的分析,对法律条文的解读,更是法官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的工作缩影。
为进一步展现法官办案故事、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商丘天平之声开设“法官办案笔记”专栏,邀请优秀干警讲述办案方法,分享办案心得,让法官与群众共心共情、让法官与法官共享共赢。
今日分享虞城县法院李萍的调解笔记《抽丝剥茧查明事实 当场履行案结事了》。
本期主笔:李萍
李萍,虞城县法院利民法庭庭长,一级法官。2024年,李萍共审结案件536件,其中调解结案件261件,调解率高达48.7%。在调解的道路上,李萍善于总结经验,巧用方法,以女法官特有的热情与耐心,用心查明事实真相,为平息纠纷,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请看李萍为我们分享调解心得体会。
基本案情
2024年4月7日,湖南省洪江市的萧女士起诉虞城县的张某、刘某返还不当得利,诉请判令被告张某、刘某向原告返还不当得利各5000元及利息。2023年10月10日,某保险“客服”电话告诉原告:“你误买了百万财产保险,需要退保费给你。”巧的是,原告正好刚在网上买了一份保险,原告就信以为真,在“客服”的帮助及引导下,将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分多笔分别打入了别人的虚拟账号用于充值手机话费,其中就有张某和刘某的手机话费,各5000元。原告认识到上当后,钱已无法退回,引发诉讼。
案件办理
2024年5月15日,经过我抽丝剥茧,耐心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原被告各退让一步,二被告向原告各返还4000元,并当场履行,案结事了。
办案笔记
这是一起小标的民事案件,看似简单,实际较为复杂。案件牵涉到的是一起小额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因为涉案数额较少,公安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未予立案。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该案以调解结案,具有借鉴及推广意义。
该案件分到我手里后,我们给两被告联系,两人对此矢口否认,声称不知道这回事,并说,如果原告能够举证证明其资金汇入二人的账户,二人则同意退还。因为原告身在湖南,来回不便,原告还有多笔钱款充成了其他人的手机费,对这笔被骗的赃款能否追回,抱有很大希望,也能给后续案款的追回提供帮助和借鉴。为了实质性解决纠纷,在原告配合下,通过联通公司、银行、公安等部门,费尽周折,想尽办法,最终拿到了关键性证据,即张某和刘某在联通公司某分公司的一个会员账号,该笔款系原告某银行账号转入该会员账号已充值用户名为张某和刘某的手机话费,每人充值金额为5000元,原告的一万元确实变成了两被告的手机费。至此真相大白。
原告如约来到虞城后,我将二被告传至法庭,释法析理,晓以利害,调解工作从上午持续到下午,面对铁证,二被告最终认识到不返还的后果,同意部分返还。原告考虑到二被告的年纪较小,家庭条件较困难,同意二人各返还4000元,并当场履行,案结事了。该案件的成功调解,为原告其他几笔被骗款项成功追回,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节约了司法资源,化解了矛盾纠纷。
2024年7月3日,萧女士给利民法庭寄来一面写着“人民法官为人民,主持公道守天平”的锦旗,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笔记延伸
面对形形色色的案件和当事人,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探索调解方法。下面以我十多年的办案经验,谈一点我自己的方法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耐心倾听促成调解
如办理的刘某诉孙某解除收养关系一案中,原被告系养父与养子的关系,因拆迁补偿款及房屋分配事宜产生矛盾。原告诉请与被告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被告返还自己的抚养费47万元。收案后,我认真阅卷并分析引发矛盾的根源。我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首先平稳当事人的情绪,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站在中立的角度,去支持和肯定当事人,赢得信任;其次对当事人给予肯定,给当事人贴上一个“好”的标签,使当事人以此衡量自己,堵住当事人反复不定的后路,该案调解工作就水到渠成。最终促成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
(二)感情触动化解矛盾
在离婚案件中,对那些有感情基础的当事人,通过感情触动,使原被告回忆从前,再现同舟共济、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历程,他们之间的纠纷可能通过情感的因素得到化解。我们如果运用该种方法进行调解,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了解当事人,做到心中有数,充分运用手中掌握的材料,让对方当事人不计前嫌,与其和解,让其得以将矛盾化解。
(三)晓以利害,案结事了
办理的某艺房产公司诉张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房产公司要求张某返还其占用的房屋,并支付12年的房屋使用费及恢复原状。某艺房产公司在虞城县某村开发的某社区,张某对某艺房产公司建设的房屋认可,但以房屋是自己购买的,称其已支付房款,提出抗辩,但无法向法庭举证购买房屋签订的合同及付款凭证。由于该案情复杂,庭审后,我们并未当即宣判,而是与张某进行了沟通分析,以确定若不提供证据可能带来的诉讼风险以及作出判决后的影响。最终张某听取了我们的意见,与某艺房产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分期支付房款45万元。判决是刚性的,无法做到“案结事了”,我们要想办法通过柔性的手段,疏缓当事人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调和矛盾,平息纠纷,案结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