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办案笔记丨柘城法院张高臣:穷尽措施促调解 法理融情息纷争 发布时间:2025-02-08 09:25:09
开栏的话
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面对林林总总的案件,每位法官都有自己独特的办案笔记,这些笔记不仅是对案情的分析,对法律条文的解读,更是法官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的工作缩影。
为进一步展现法官办案故事、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商丘天平之声开设“法官办案笔记”专栏,邀请优秀干警讲述办案方法,分享办案心得,让法官与群众共心共情、让法官与法官共享共赢。
今日分享柘城法院张高臣的调解笔记《穷尽措施促调解 法理融情息纷争》。
本期主笔:张高臣
张高臣,柘城县法院慈圣法庭庭长、一级法官。2024年受理民商事案件579件,结案571件,结案率98.62%,其中调解283件,调解率49.56%。
基本案情
2023年,赵某与褚某签订建设工程合同,赵某按合同约定全部履行了合同义务,除双方有争议的三项未结算的工程款12万余元外,经结算褚某仍欠30多万元的工程款未予支付。经多次催要未果后,赵某诉至法院。在庭审阶段,褚某当庭提出反诉,指出对方未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造成工程质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求赵某支付工程维修费用20万元,并申请鉴定机构对损失进行鉴定。由于鉴定需要时间较长,双方互不相让,案件只能延期审理。
案件办理
接到案件后,张高臣多次与原、被告沟通联系了解情况,试图以诉前调解方式化解双方矛盾,但双方意见分歧过大未达成一致意见。同时,调解过程中得知双方之间还涉及另外两起同期诉讼案件,其中一起已经二审判决,两案判决现均已生效。如果本案调解失败,那么原、被告将在三起案件中将互为被执行人。由于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各不相让,加之双方对案外人施工的挖机费用的承担主体也存在较大分歧等,导致调解工作多次陷入僵局。
庭后,张高臣并未放弃努力,认为虽然原、被告之间的争议点多面广,矛盾较深,但考虑到双方既是好友,又是远亲,仍存在一定的调解基础与可能。同时,为减轻双方诉累,节约司法资源,张高臣继续坚持合并调解,力争一次性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又经过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分析利弊,协商方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互相冲抵后,褚某当场履行了协议中具有给付内容的义务,至此,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现有三起纠纷和潜在的三起诉讼案件全部得到了妥善化解。
办案笔记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坚,持则可圆。对法官而言,或许调解的期限更长、工作量更大,但要实质化解纠纷,还必须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仅要吃透案情,找准问题症结,还要学会精准把握调解时机,注重方式方法,并持之以恒。每一起案件成功调解的背后,既需要全面释法,更需要充分明理,要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向当事人说实话、讲实情、做实事。调解工作做扎实了,做到位了,当事人才能真正息诉罢访、案结事了。
笔记延伸
调解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核心与精髓,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更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司法实践。在法庭十年的工作经历,深刻体会到每一起案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矛盾产生的根源,唯有厘清关系、掌握案情,释法明理到位,让各方当事人清楚看到调解的好处与优势,方有可能将案件调解成功。每当经过不懈努力,当事人握手言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时,也是法官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调解工作虽是苦的、累的,但心却是甜的。下面谈一下工作中总结的六种调解方法。
(一)坚持全程性调解。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将调解工作自诉前、诉中延伸至判前,注重先调主调,以法育人、以理服人,并做到调判结合。自接收起诉材料后,先由法庭调解员自行调解,对疑难复杂或当事人争议较大的案件,与调解员一同研讨案情,探寻新的突破点和利益平衡点,制定调解方案,针对性的开展调解工作,对调解中出现的变量,认真分析研判,逐一释法明理、判前答疑,破解难题,缩小差距,力促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际效果。
(二)坚持多样性调解。诉前、诉中案件,线下、线上并行调解。根据当事人情况,结合信息时代通讯、聊天工具的普及性,其中微信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聊天工具,几乎男女老少都在用,为了便于开展调解工作,经常使用微信群调解,并将调解过程、微信群成员、微信账号等全部截图打印入卷。通过微信群搭建的沟通协商平台,隔空调解,面对面发表意见,履行义务更直观、透明。不仅提升了调解率,而且通过不定期敦促提醒当事人自动履行,又降低了上诉率和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2024年调解的案件中,近一半系通过微信群调解,部分案件当场履行,部分案件在约定期限内自动履行,部分案件逾期后经敦促提醒也自动履行,部分案件逾期后经当事人在微信群里商定展期履行。
(三)坚持兼容性调解。坚持调解程序、内容合法以及双方自愿的原则,将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所有关联纠纷融入案件一并解决,同时积极引导当事人当场履行,达到一案解、多纷结的社会效果,有效减少案源、执源、访源,不仅节约司法资源,而且也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四)坚持彻底性调解。调解内容全面、明确,杜绝一案调、多案生。如离婚后财产纠纷,往往是调解协议内容遗漏了对财产、债权、债务的处理,产生新的案件,增加当事人负担,致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
(五)坚持普法性调解。通过调解中详实的释法明理,以案说法,讲述自己办过的案件,讲述身边人身边事,促使当事人树立正确的法律认知,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民事法律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多元性调解。主动与辖区当地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委、行业组织、贤士名人等联合化解,优化利用调解资源,扩大调解朋友圈,借助多方力量,助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通过办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新型问题,发送司法建议,促使党委政府引起重视,做好宣传引导,避免或减少类似案件多发、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