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你们了,心里总算踏实了。”2月19日,睢阳区法院执结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帮助申请执行人王某了结烦“薪”事。王某领到工资款后感激不已,对执行干警连声道谢。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王某在李某承包的工地务工,工程完毕后,经双方核算,李某共欠王某劳务费42400余元。王某多次向李某索要未果后,将李某诉至睢阳区法院。双方经调解达成分期履行协议,由李某每月支付王某500元。因李某未按约履行,王某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线上、线下查控,均未发现李某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执行干警多次联系李某,督促其尽快履行义务,但李某百般敷衍推诿,刻意隐匿行踪,拒不接听电话,抗拒执行。执行干警数次上门查找,均无功而返,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困局。
为寻找突破口,执行干警仔细分析案情,继续深入挖掘线索,通过向周边村民打听了解,最终在一处商铺里成功找到“消失”的李某,并将李某拘传至法院。在法院羁押室,面对执行干警掌握的有能力执行的证据,李某仍态度强硬,毫无还款之意。
就在带其进行拘留前体检的过程中,执行干警在李某手机通讯录中查看到其女儿辛某的联系方式。执行干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辛某的电话,向其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经释法明理、阐明利害,辛某表示愿意代替李某履行给付义务。
晚上8时许,闻讯的辛某赶到法院。执行干警和辛某共同做李某的思想工作,李某慢慢认识到拒不执行的错误。经协商,辛某筹钱当场支付9000余元,并作为担保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法院也解除了对王某的拘留措施。该案至此画上一个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