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官风采 -> 办案札记

法官办案笔记丨睢县法院陈熙杰:主动作为,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5-03-27 08:20:04


开栏的话

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面对林林总总的案件,每位法官都有自己独特的办案笔记,这些笔记不仅是对案情的分析,对法律条文的解读,更是法官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的工作缩影。

为进一步展现法官办案故事、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商丘天平之声开设“法官办案笔记”专栏,邀请优秀干警讲述办案方法,分享办案心得,让法官与群众共心共情、让法官与法官共享共赢。

今日分享睢县法院陈熙杰的办案笔记《主动作为,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本期主笔:陈熙杰

陈熙杰,睢县法院董店法庭庭长,2024年受理民事案件420件,结案392件,结案率为91.8%,调解率为33.52%。在办理多起疑难涉企案件中,他巧妙平衡各方利益,不仅让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还促使企业间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助力本地商业氛围愈发和谐。

办案笔记

一、精准司法护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陈熙杰立足审判职能,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现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提速。对于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常见涉企案件,采取繁简分流机制,简单案件快审快结,复杂案件精审细判。在处理事实清晰、权利义务关系一目了然且争议较小的简单涉企案件时,优先适用简易程序或小额诉讼程序,实现快速审理。通过压缩办案时长,提升审判效率,助力民营企业迅速化解纠纷,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陈熙杰始终将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护商的理念贯穿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持续优化司法流程,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运用调解、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处理争议,帮助企业降低诉讼成本,节省时间精力,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中,某制鞋公司近两年经营出现困难,没有较多的流动资金,导致拖欠某传媒公司广告费形成本诉,经陈熙杰调解,某传媒公司同意延长还款期限,为困难企业提供了缓解空间。
二、深化府院联动,凝聚协同共治合力。作为董店法庭庭长,陈熙杰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研讨解决涉企难题。整合政府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资源,与法院诉讼服务对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对于涉企纠纷,政府相关部门和董店法庭共同开展诉前调解,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纠纷快速化解。办理河南某新能源公司与安徽某智能公司因设备货款纠纷一案,由于涉及跨省企业,当地产业园区与法院协同开展联合调解,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安徽某智能公司同意河南某新能源公司分期支付剩余货款。这一调解方案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又缓解了债务人的资金压力,展现了跨区域、多部门协同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风险“早预警”。陈熙杰通过与企业管理层、职工面对面交流,审查合同文本、规章制度,精准识别法律风险点,出具个性化“法治体检报告”。针对企业在劳动用工、合同签订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专业法律建议。在“法治体检”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帮助其依法合规经营,防范法律风险。对于存在破产可能的企业,积极宣传产清算与破产重整的优势,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法律路径,确保其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平稳过渡或有效重整。
四、拓展服务,护航企业稳健成长。为强化与企业的沟通纽带,陈熙杰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走访模式,主动邀请企业代表走进法院,开展交流座谈,同时组织法院干警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考察。通过这种方式,精准把握企业在司法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而提供全程跟进、精准适配的司法服务。在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中,陈熙杰将庭审搬进产业园区,现场吸引数十家企业代表旁听,结合案件深入讲解劳动法规,有效提升了企业依法用工意识,从源头减少劳资纠纷。陈熙杰带领法庭干警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讲座,以法治讲座的形式覆盖更多的企业接受法治教育,切实为企业防范矛盾纠纷提供帮助,增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同时,优选有法治引领宣传价值的案件到企业、园区巡回审理,在审理中充分释法析理,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