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工作信息

新“枫”景 丨永城市法院芒山法庭扎实推进“司法+文旅”多维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5-07-03 15:03:12



    永城市素有“豫东明珠、绿城水乡”之称。永城市芒山镇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国家5A级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永城市法院芒山人民法庭坐落在芒山镇,紧邻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近年来,芒山法庭立足法庭职能,紧密结合辖区特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司法+文旅”多维度融合的芒山实践,走出了一条文化景区法庭别具“枫”光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用汉文化涵养良好家风
    设立“家事纠纷调解室”

    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近日,随着学校放暑假,来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的游客日渐增多,其中不少游客奔着景区的汉代礼仪体验活动而来。近年来,景区重点开发“穿汉服、习汉礼、赏汉舞、食汉宴”的汉代礼仪体验活动,尤其是为高中生和大学生举行象征成熟的“成人礼”、为新人举行“汉婚礼”、为老年人举行弘扬孝道的“敬老礼”,备受欢迎。
    “芒山人民法庭深植于厚重的汉代孝道文化沃土,抓住这一独有的文化资源,将孝道文化融入司法实践。”芒山人民法庭负责人崔丹丹介绍,孝道文化与家事纠纷化解密切相关,为了将孝道文化融入家事纠纷调解的全过程,法庭专门设立“家事纠纷调解室”。
    去年,崔丹丹调解一起七旬老人赡养纠纷案件时,老人的4名子女有2人不到现场,老人急得直抹眼泪。在“家事纠纷调解室”,崔丹丹耐心倾听老人的诉求,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未到现场的老人子女,从情理到法理进行调解,最终促成老人的4名子女达成赡养协议。
    前不久,崔丹丹在薛湖镇张庄村审理一起八旬老人赡养纠纷案时,引用二十四孝典故释法,促成老人的3名子女当场签订轮流赡养协议。在芒山人民法庭,类似这样将孝道的柔性和法律的刚性相融合,促进家事调解的案例不胜枚举。为了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法庭还为80岁以上老人设立服务专线并建立“孝老档案”,提升老年人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
    二十四孝典故、《孝经》名言、《芒砀孝风》故事……如今,群众走进芒山人民法庭,在法庭的文化墙、诉讼服务大厅展板上随处可见有关孝道文化的历史名人名言、典故等,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数据显示,芒山人民法庭2023年和2024年赡养纠纷调撤率为90%,这与法庭注重用孝道文化涵养淳朴民风,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家事纠纷密不可分。

    跑出司法便民“加速度”
    建设“孝道文化调解室”

    芒山人民法庭用汉文化涵养淳朴民风的做法,不仅融入法庭内,更体现在法庭外。当下,该法庭正在深入推进纠纷预防化解与汉文化深度融合系列活动,联合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运营方共同开展“成人礼”“汉婚礼”“敬老礼”等汉代礼仪体验活动,从而更好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婚姻家事纠纷。该法庭坚持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第一线,通过在景区建设“孝道文化调解室”,让司法服务更便民。该调解室注重运用孝道文化调解附近群众家事纠纷,同时利用处在景区的优势,积极向游客宣传孝道文化,并就地化解涉旅游消费纠纷。
    芒山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张凯介绍,去年4月,来自山东的刘女士到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游玩时不小心受伤,认为景区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和对方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随后,双方在“孝道文化调解室”工作人员的调解下,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国家5A级景区,每年吸引全国大量的游客,旅游消费过程中难免有纠纷发生,关键是如何提供高质效的司法服务。”崔丹丹说,刘女士的案件促使法庭深入思考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纠纷,让纠纷就地化解、尽早解决。该法庭在景区推动建设“孝道文化调解室”,正是其延伸司法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化解的创新举措。
    为了发挥普法宣传预防矛盾纠纷的作用,芒山人民法庭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去年,在芒山古庙会期间,芒山人民法庭依托“孝道文化调解室”在景区通过直播进行普法宣传,设置“孝道法律专场”,解答子女赡养责任划分、农村宅基地继承等问题。法官在直播中以“孝是家风根基,法是维权利器”等金句吸引了网友和现场群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全场直播共持续155分钟,2.4万人围观参与,法官解答各类法律问题100余个。
    永城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广厦深有感触地说:“芒山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基层法庭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作用,在景区建设调解室,跑出了司法便民‘加速度’。”

    精准服务基层治理
    推出“一镇一策”工作法

    芒山人民法庭下辖芒山镇、条河镇、薛湖镇3个镇,秉持“因镇施策,源头预防”的工作理念,针对各镇的不同特点,制定“一镇一策”工作法,更加精准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芒山镇特色最为突出,有诸多风景名胜,经济发展较好,合同纠纷和涉及外地当事人的案件较多,该法庭定期为该镇的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优化涉景区司法服务。条河镇地处豫皖两省四县接合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是知名的西瓜之乡,土地纠纷较多,该法庭积极开展法官进网格活动,将“巡回法庭”设在田间地头。薛湖镇人口众多,邻里纠纷矛盾较为突出,该法庭定期培训“乡贤调解队”,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用乡音乡情融化邻里坚冰。
    “芒山人民法庭针对辖区特点,梳理各镇案件情况,并将数据分析推送给各镇领导,该做法非常值得称赞。”芒山镇党委书记谢亚说,法庭“一镇一策”工作法针对性强,增强了司法服务实效,为芒山镇文旅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注入了强劲的司法动力。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一镇一策”工作法落地见效,芒山人民法庭创新配套工作机制。一是横向联动促进多元解纷,依托“一庭两所一中心”,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乡镇综治中心联调联动,重点发挥法庭指导调解作用,对疑难复杂纠纷进行“一站式”联合调处。二是纵向延伸,探索形成“三阶调解机制”——庭前筛选分流,精准识别可调案件,主动释明法律风险,成功化解约30%的纠纷;庭中采用“圆桌调解+案例释法”模式,聚焦矛盾核心,攻坚化解矛盾;庭后兜底调解,善用“背靠背”等方式,积极促成庭后和解,成功率超20%。
    亮眼的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近3年,芒山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近3700件,其中2024年受理案件1047件,审结995件,调解率42.34%、调撤率74.07%,收案量下降、调解率上升,全年无发回重审案件、无信访案件。

    “近年来,芒山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当地文旅资源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深度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基层解纷新模式。”永城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闫文超表示,该院将深入推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芒山实践,为基层高效能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源:河南法治报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