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工作信息

媒体聚焦 | 人民法院报《河南商丘:传承枫桥经验 打造“一庭一品”解纷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18 11:47:26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神经末梢”,贴近基层,贴近人民群众,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强基导向,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全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多元解纷凝聚合力

“您好,请问是张小莉吗?我是咱们物业纠纷调解工作站调解员毕春林,您明天上午有时间吗?大家坐一块聊聊。”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站调解员毕春林又拨通下一位业主的电话,继续征求意见。

为什么要挨个召集业主?物业纠纷工作站又是什么?原来是业主张大爷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满,拒缴物业费,被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凯旋人民法庭法官王志勇接手此案后,了解发现小区内230多名业主面临相同的问题,决定选择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示范诉讼”。

随后,在王志勇的指导下,调解员毕春林召集其他相关业主,参照生效判决从案件的法律依据和利害关系等方面出发,联合开展调解工作。

在类案示范效应下,其他237户业主最终与物业公司达成调解,主动缴纳了拖欠的物业费。该系列物业纠纷案得以快速化解。

“物业纠纷类案件虽标的额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拖欠物业费也往往是因为对物业服务心存不满,若审理不当,容易激化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影响小区的和谐稳定。”王志勇说。

凯旋法庭在审理该类案件中,整合多方力量,将司法服务前移至社区,成立5个物业纠纷调解工作站,实现纠纷受理、调解介入、审理裁决“全流程、一站式”办结。

凯旋法庭的创新实践并非个例,在商丘,这样的多元解纷模式正以不同形式落地生根。

柘城县人民法院牛城人民法庭与牛城派出所、司法所联合成立“安心调解工作室”暨“庭所联调工作站”,针对辖区矛盾纠纷定期进行排查,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矛盾纠纷的主动权。


柘城法院牛城法庭干警和当事人在“安心调解工作室”谈心。
睢阳区法院新城人民法庭建立“金银花婚姻调解工作室”,针对涉及妇女权益的案件,邀请政协委员、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到庭共同参与调解,有效降低辖区内婚姻家事纠纷上升成诉的风险。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法院等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推动各类调解力量协调联动。”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飞说。

“一庭一品”特色创优

走进夏邑县会亭镇打火机产业园区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在总面积不过65平方公里的会亭镇,却聚集了40多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周边2万人在这里就业。

产业繁荣的背后,劳资纠纷、合同争议等矛盾也随之增多。为此,夏邑县人民法院会亭人民法庭联合夏邑县打火机产业协会成立调解工作室,以“法庭+商会”模式同心发力,初步实现商人纠纷商会解。同时,为辖区企业制定专属“法律套餐”,帮助企业制定买卖合同、劳务合同、融资担保合同样本等10余份,较大地提高了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

“会亭法庭是商丘法院因地制宜打造‘一庭一品’特色品牌的生动实践。”商丘中院民一庭庭长郭玮介绍,“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商丘中院党组在通盘考虑全市法庭共性特点和充分研判不同法庭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各人民法庭立足实际,打造“一庭一品”特色品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民权县人民法院南华人民法庭主动与南华街道办事处物业共治联盟对接,创新“党建﹢法庭﹢社区﹢公司”工作模式,通过联勤服务中心微信小程序上报平台,依据居民上报信息,法庭与相关部门迅速对接商讨方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成讼的良性循环。

睢县人民法院河堤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内包工头较多的特点,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在白楼乡政府设立建筑行业维权工作站,建立“乡镇领导—法庭干警—村委领导—网格员—包工头”体系为当地建筑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工作站成立后,今年1至3月,当地该行业劳务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62.5%。

“‘一庭一品’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法庭能动履职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满足辖区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法庭品牌的认知度、认同感。”商丘中院副院长王亚萍说。

延伸职能司法为民

“我来这个广场旁听得有四五次了吧。”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的村民老张回忆。

在郭土楼村的“以孝治家”法治广场坐着三四十名当地村民,他们都是来旁听虞城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庭审的。这起姊妹们之间的健康权纠纷案,在法官和旁听群众的共同劝解下,实现了当庭和解、即时履行。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庭,是因为在郭土楼村里,村民们互帮互助、邻里和睦,这种气氛可以感染当事人,引导他们化解矛盾、达成和解。”法庭庭长陈学勤道出了原因。

2024年以来,城郊法庭已在“以孝治家”法治广场开展涉赡养、抚养、高额彩礼、相邻关系、婚约财产等案件巡回审判6场,在源头治理中汇聚形成了“孝的力量、家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

在商丘,人民法庭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已成为常见做法。同时,人民法庭还通过以案释法,借助新媒体直播带“法”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法治声音传遍城乡每个角落。

在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芒砀山旅游区,永城市人民法院芒山人民法庭法官下沉到乡镇,与网格群对接,共同处理矛盾纠纷,形成“法官﹢景区﹢调解员”的治理新模式,推动诉调对接再向前延伸,实现解纷关口前移。

宁陵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借着“梨花周”的东风,创新开展“线上直播﹢线下服务”双线联动,推出“直播带法”“巡回调解”等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梨花盛景。当天吸引线上线下游客、村民6万余人次参与,发放普法材料3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60余件,调解纠纷1起。除此以外,城郊法庭在梨花桥村设立“法官联系点”和“农忙法庭”,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宁陵法院城郊法庭干警围绕婚姻家庭主题开展普法直播。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