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工作信息

枫桥式法庭巡展丨南华法庭:五字工作法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24 15:01:11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法宝。商丘两级法院持续深化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在多元解纷、服务群众等方面创新实践,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中成效显著,2024年6篇案例入选最高法、省高院典型,入选量位居全省第一,2025年工作经验获省高院全省推广。为集中展示创建成果、分享先进经验,特开设“枫桥式法庭巡展”专栏。敬请关注!

    基本情况

    民权县人民法院南华人民法庭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民权县工业大道西段,法庭占地面积9.1亩,办公楼建筑面积1111平方米,配备有科技法庭、警用车辆等满足审判工作需要的各类办公设施。南华法庭下辖五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是南华街道办事处、野岗镇、龙塘镇、花园乡、伯党乡,共15个社区、104个行政村,辖区人口22万人,面积265平方公里。南华法庭现有干警7名,其中员额法官2人,法官助理2人,书记员2人,法警1人。
    南华法庭形成“老带新”培养机制,注重调研成果转化,2024年全庭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分别获得省级法学研究会二等奖、三等奖,全庭干警获省市级荣誉4项。2025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三阶诊疗”解物业纠纷案例更是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经验做法

    近年来,南华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探索并实践以“融、协、解、普、建”为核心的五字工作法,有效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纠纷,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庭的担当与作为。

    一、“融”字当头,打破壁垒构建治理新格局

    南华法庭主动向前,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针对基层矛盾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法庭联合南华街道办创新推出“党建+法庭+社区+公司”融合治理模式,在辖区每个社区设立“联勤服务中心”,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该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快速收集、分流、处置群众诉求,实现了跨部门的高效协同。例如,某小区因开发商逾期交房引发50余户业主维权,联勤中心迅速响应,法庭、街道办、住建局等部门在三天内即召开联席会议,厘清责任,促成开发商支付违约金并承诺限期交房,成功将一起潜在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据统计,2024年以来,该模式已成功联动化解各类跨部门矛盾纠纷515起,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和谐稳定筑牢在基层。

    二、“协”聚合力,整合资源优化涉企服务

    面对辖区高新区企业集中、劳动争议易发的情况,南华法庭精准发力,“协”同多方力量,激活社会资源。法庭联合街道办、派出所、人社局等单位成立专门的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纠纷化解服务。在处理民权某冷链公司员工李某工伤赔偿争议案中,中心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企业调查,组织现场调解,不仅帮助李某顺利拿到了8万元赔偿金,还针对企业存在的“员工岗前安全培训不到位”等管理漏洞,出具了专业的法律意见书,助力企业规范用工。该企业在此后半年内未再发生类似劳动纠纷,实现了“解决一件,规范一片”的效果。2024年以来,该中心共处理涉企纠纷80余件,其中仅3件进入诉讼程序,诉源治理成效显著,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三、“解”字为要,深入群众实质化解纠纷
    南华法庭始终将“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法官们坚持“走出法庭办案”,将巡回审判作为常态。2024年以来,法庭共开展巡回审判14次,把庭审现场搬到乡村小院、社区广场、田间地头。在审理花园乡某村两兄弟长达多年的土地承包权纠纷时,承办法官选择在村里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槐树下开庭,邀请村民旁听,并巧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当地乡规民俗进行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兄弟二人消除积怨、握手言和。村民们纷纷表示,这种“在家门口”的庭审,不仅解决了矛盾,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有效维护了家庭和睦与乡村和谐。

    四、“普”字打底,延伸职能弘扬法治精神

    南华法庭深知“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是预防纠纷的治本之策。法庭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企业”等活动。每年开学季,法官都会走进辖区中小学,围绕防范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开设法治课堂,引导青少年扣好法治“第一粒扣子”。针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法律需求,法庭定期组织《劳动合同法》等专题培训,并主动“送法上门”,2024年以来向企业发放运营风险规避法律意见书8份,帮助企业规范管理、预防风险,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五、“建”强队伍,夯实根基锻造司法铁军

    过硬队伍是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根本保障。南华法庭始终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摆在突出位置。庭长单良同志,拥有33年丰富司法工作经验,2020年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他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推行“法官助理讲案件,法官点评”的业务沙龙模式,营造了浓厚的研学氛围。2024年,法庭共组织各类培训9期、业务沙龙6期。在庭长的带动下,全庭干警比学赶超,2024年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均获得省级荣誉,法官王玉玺撰写的调研案例被省高院评为“年度优秀案例”,法庭两个审判团队也多次荣获“办案标兵”称号,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南华法庭的“五字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的生动诠释和创新发展。它通过机制融合、力量协同、实质解纷、普法先行、队伍筑基,构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高效管用的矛盾化解路径,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