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当事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不断从各个方面强化便民措施,采取多项措施构建便民诉讼网络,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司法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年以来,共发放立案须知、诉讼风险告知书等400多份,缓、减、免交诉讼费12件,援助金额达5.62万元,巡回办案就地结案15件,调解简易民事纠纷37起。
一是开通诉讼绿色通道。为给当事人争取和谐的诉讼环境,为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根据诉讼费减缓免的条件和程序,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及农民工群体设立诉讼绿色通道,随来随立、随立随审,并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及时审理、及时执行,有力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法律释明。在向当事人发放诉讼须知、举证须知、诉讼风险提示等诉讼材料的同时,对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加大指导力度,围绕事实、证据、请求事项及法律观点等内容进行提示、释明、启发,引导当事人明确诉讼主张,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三是加强巡回审判。进一步完善巡回审理方式,定期到各巡回审理点办理案件,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农忙时节不便出行的当事人坚持上门立案,就地审理,切实方便群众诉讼。
四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严格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残疾人及孤寡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积极实行诉讼费缓、减、免制度和涉特困群众执行案件救助专项制度。同时,通过强化案件速裁机制、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不断拓宽救助渠道。
五是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组织业务能力强的干警送法走村入户,对老百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本地民众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发挥司法人性化的优势,普及当事人的法律知识、缓解当事人的冲突情绪,从而有效地避免矛盾升级、恶化,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