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虞城县人民法院针对土地承包、劳动争议、相邻关系等群体性纠纷案件日益增多、矛盾尖锐等情况,以社会和谐为立足点,不断提高司法能力,深入研究和探索群体性纠纷案件的审理,通过找准利益平衡点,析法说理,着重调解,力求做到案结事了,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今年以来所审结的群体性诉讼23件,件件平稳“着陆”。
一是通过法官进社区、进乡镇、进村组、进农户,组织人民陪审员、乡村干部甚至村民小组长共同参与调解群体性纠纷,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依法办理,建立了法官与地方组织、人员共同化解矛盾的社会性的纠纷解决模式,最大限度地形成调解合力。
二是针对审判中发现的有关部门在工作、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利用司法建议,指出、督促其进行纠正和重点预防,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引发群体性纠纷。
三是各人民法庭在全县各行政村设立了诉讼信息联络点、纠纷联络员等,保证信息渠道畅通,确保了群体性纠纷信息的及时、准确到达。
四是制作、发放便民联系卡,通过电视等媒体公开联系人、联系电话,畅通与群众的经常性联系,一旦出现纠纷,随时可以找到法官,保证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