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奖惩机制,解决想干事的问题。一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各项工作任务实行量化管理,制定了《法官绩效考核办法》和《综合部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把各项指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建立法官绩效考核档案,对每位法官审结案件数、调解率、上诉发回改判率等逐项建立档案,并每月进行通报一次,评出办案能手、调解之星。二是建立宣传奖惩机制。开展宣传信息调研百日竞赛活动,将宣传任务指标按口分解到各部门,由主管领导负责督促、检查、协调。并主管领导和分管口的庭室捆绑在一起进行奖惩。三是建立调解奖惩机制。开展调解竞赛活动,鼓励干警多调解,多办案。对调解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表彰,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排名最后的单位及个人,除给予通报批评外,按绩效考评办法进行相应处罚。在半年工作总结时,有6位法官被评为调解能手,得到了表彰。四是建立信访奖惩机制。对因工作失误、审判不公、执行不力等导致涉诉信访或稳控不力发生上访并受到有关部门登记通报的,给予承办单位负责人和承办法官进行通报批评,并从办案经费中扣除相应的罚款;对上访老户或重大疑难案件,每消化一件,则视情况给予奖励,并年终绩效考核时予以加分。
二、提高干警素质,解决能干事的问题。一是抓常规教育。根据形势和队伍思想状况,通过“作风纪律集中整顿”和“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干警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二是抓廉政教育。院党组与班子成员、中层领导、一般干警层层签订党风建设责任书和干警廉政承诺书,加强自律,确保公正廉洁司法。举办第二届全国“清风杯”书画大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时刻警醒干警保持廉洁之形象。三是抓载体平台。组织全院干警到辉县山区进行了二天的拓展训练,培养干警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鼓励、帮助干警“提升自身素养、净化自我心灵”,唤起对事业的激情,消除职业倦怠现象,牢固树立院荣我荣,院辱我辱的意识。每天上班点名时间,组织干警跑步、做操,使干警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聘请专家进行心理疏导讲座,缓解干警因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保持淡泊、超然、健康的心态;组织书记员进行庭审记录比赛、法官业务知识测试、示范庭观摩等活动,抓好岗位培训,打造过硬的业务素质。
三、争取鼎力支持,解决干成事的问题。一是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主动把法院的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紧紧围大局开展工作。市委先后为基层法庭7名庭长和3名副庭长解决了正副科级待遇,为65名干警解决了科员级待遇。政府投资28万元对立案大厅进行了改造和装修,投资17万元购置了安检设备和法警装备,投资9万元建设了容纳全院160名干警的视频会议室,投资53万元建设了局域网和庭审网络直播,投资13万元兴建了智能法庭。为加快法院办公现代化、信息化的步伐,为打造数字化法院,全面创新审判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保障。二是争取人大、政协支持。加强联络沟通,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庭审旁听或视察工作,主动将法院的工作置于监督之下。今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旁听庭审共16次,有19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了庭审旁听,对一些重大疑难案件通过庭审直接进行了有效监督。三是争取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支持。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妥善处理法院与媒体的关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司法公信。今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发表了近400篇新闻稿件,弘扬了正气,树立了法院良好形象。
由于措施得力,切实做到了内部挖潜,外部借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受到了永城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和通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