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诉讼程序和自身权利义务认识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的指导农民工参与诉讼,该院积极建立诉讼引导和释明制度,引导农民工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追讨自己的血汗钱。
建立诉讼引导和释明制度,该院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在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立案时,告知农民工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并向立案的农民工发放宣传单,宣传单上不但注明具体的诉讼程序和诉讼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还留下了法院的联系方式,如果农民工在诉讼中遇到了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用电话直接咨询。
指导当事人举证,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作为法官办理案件的依据,证据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农民工的举证能力有限,农民工通常都是按照乡俗跟随着包工头外出打工,没有签定合同的意识,一旦出现纠纷,很难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为此,该院实施方案中规定如果当事人举证确有困难的,该院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调查取证,积极的帮助、引导农民工诉讼。
加大巡回办案力度,该院要求对于新收的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巡回审判率不得低于80%,在以往巡回审判的基础上,对干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干警放弃节假日,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审判,就地执行,案发在哪里,巡回办案就到哪里,最大程度的方便农民工,为其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加大普法力度,在农民工聚集的农村、建筑工地、企业,该院要求干警结合“一村一干一警”、巡回审判和“送法进企业”活动,积极主动的宣传涉及农民工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干警所包村庄,干警向群众散发宣传单;在巡回审判中,干警用生动的案例向群众释法;在送法进企业中,干警向农民工讲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大力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