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法院双八人民法庭的法官们来到贾堂村,对一起诉前调解的兄弟之间土地纠纷进行回访,八十多岁的邱老汉拉住法官的手连声表示感谢,不少村民也为法官妥善处理了他家的纠纷表示赞扬。
邱老汉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到外地随其爷爷生活,爷爷去世后,二儿子又回到了家乡。二儿子回来后没有地方住,做为父亲的邱老汉,就把家里的七公自留地给了他,让他当宅基地。这七分自留地,是家里原来七口人分的地,其中当然也包括大儿子的一分。
在老人的大儿子结婚的时候,老人向村里申请为大儿子要了四分宅基地。现在,老大认为自己的宅基地才四分,而老二家一下就得到七分,心里有点不平衡,感觉老人有点偏心,就想要回自留地中自己的一分地,为此,原本和睦的一家产生了纠纷,连八十岁老人的生活也没人照顾了。在外打工的老二听说这个情况后,专门从外地返回家中处理此事。在一段时间里,家里你争我吵,互不相让,村里干部、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来劝解,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无奈之下,邱老汉以无人赡养为由,来到法庭准备起诉。大儿子听说父亲要起诉,他也来到法庭,申请要回一分自留地。
法官了解情况时,感觉到此案不是一起简单的土地纠纷,还涉及老人的赡养问题。老汉一家人各执一词,边说边吵,整个法庭内被一阵阵吵闹声淹没。从双方明显的对立情绪可以看出,矛盾由来已久。但是,纠纷所涉及的土地没有注明用途是宅基地,并且也没有分清哪一块在谁的名下。因此,案件不属于法庭的受理范围。情况虽然这样,但法官们所想的是,纠纷既然已经到了法庭,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予以化解,绝不能让当事人无果而返。否则,就会使矛盾更加激化,问题更加复杂,甚至引发不安定因素。
根据这一情况,法官决定对纠纷暂不立案,争取不通过法律程序就将纠纷化解。为此,法官把一家人请到法庭,首先进行说服教育。通过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谈子女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谈兄弟团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经过一个上午的谈话教育,两个儿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大表示不争这一分地了,回家还要好好孝敬父亲;老二也诚恳地向哥哥道歉,一家人又回到了纠纷发生前的情景。看到一家人和好如初,法官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纠纷处理完后,法官的心里还一直牵挂着老人,在办案间隙,法官又来到村里对此事地行回访。刚一进村,群众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说起邱老汉一家的变化。有的说:好几天没再听到他们家吵架了,老汉的生活也有人照顾了。还有的说:他家的官司没有打,但法庭把问题处理好了。当然,体会最深地还是邱老汉,从见到法官哪一刻起,感激的话他一直说个不停,“没想到法官这么真心帮助我,把我家的事处理得这么好,连一分钱也没收。”
在女法官的工作中,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虽然此事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为了化解纠纷,减轻群众诉累,但她们依然坚持用真情化解纠纷,用正直感染当事人,用真挚感化当事人,并做到了案结事了,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和谐司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