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官风采 -> 法官风采

有一种感动叫平凡

—追记虞城县人民法院信访专干李春生

  发布时间:2012-06-12 16:20:59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是吗,人们心目中的伟大同样产生于点点滴滴的平凡之中,因为有一种伟大叫平凡。

    “来啦,早上好!”“早上好!”,他的问侯似乎仍在耳边,可他却匆匆地离我们去了。

    6月8日下午,他加班到8点多,准备好需要报的材料,整理好办公桌,才走出了办公楼,此时,他才感到肚子在咕噜咕噜地叫。回到家,他刚吃过饭,就感到胸闷的难受,心口疼痛难忍,突发心脏病,经救治无效离世。他就是虞城县人民法院立案信访室信访专干李春生,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由于信访工作的特殊压力,他撑不下去了,留给全院干警的只有悲痛和遗憾。

    李春生,1997年进入虞城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立案庭、计划生育巡回法庭工作,2002年虞城县人民法院成立执行局,李春生到执行局综合科工作,2012年4月,由于信访工作需要,经院党组研究李春生到立案信访室工作。

    同事在为李春生整理遗物时,看到办公桌上整齐地放着已经整理好的材料,从上锁的抽屉里发现了他的体验结果,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正是为了近期的信访工作,为了一批信访老案尽快得到化解,他隐瞒了病情,为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他延误了治疗。李春生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记着近期要回访的信访当事人和近期需要做的工作。他写道:“十八大召开胜利在际,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了工作,等这一段紧张的局势一过,我就去看病。”同事的泪水不觉流了下来,长期的加班加点,长期的思想压力,他积劳成疾,可是,李春生却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诉说过,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他很平凡,平凡得像春天的小草,默默无闻,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声名赫赫的战功,甚至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但他却在平凡中诠释着不平凡,在平凡中书写着伟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点点滴滴关乎的是当事人的利益

    2002年,虞城县人民法院成立执行局,按照党组的安排李春生同志到执行局综合科工作,一干就是10年。十年来,他参与执行案件546起,均能做到让当事人满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次又一次把党的温暖和法律的公正带给基层群众,受到了群众和当事人的好评。

    2006年,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虞城县人民法院将执行人员分成两个战区,副院长亲自带队,要求执行人员吃住在村,尽快解决尚未执结的案件。执行局考虑到李春生的家庭情况,让他留在办公室看家,可他执意到执行一线去,和其他同志一样,每顿饭吃的都是咸菜,偶尔有一次炒菜,也像过年一样。大家都打趣说:是在接受再教育,忆苦思甜。在此期间,李春生和执行人员一起,走村串户102家,参与执结案件68起,达成和解协议的32起,大家对李春生做和解工作的能力,更是刮目相看。李某诉郭某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判决郭某支付李某的借款及利息共计48000元。李某申请执行后,郭某多次逃避,拒不履行。李春生与执行员多次找被申请执行人做工作,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危害到双方的朋友情,从李某家庭的情况到郭某的家庭情况,李春生一趟又一趟,他的耐心和细心最终打动了郭某,郭某一次性付给李某28000元,剩余的双方达成还款协议,李某也自动放弃了部分利息,一对朋友握手言和。

    李春生就是这样,在他参与办理的执行案件中,一心为了当事人利益的实现,从点点滴滴入手,锲而不舍,实现了权利人的利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兢兢业业为的是温暖信访人的心灵

    正是李春生同志在执行工作中表现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让虞城县人民法院党组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院长曹秋丽曾经说过,要把最不放心的工作交给最放心的人去做。由于信访工作需要,2012年4月,该院党组决定让李春生同志到立案信访窗口工作。当政治处主任给李春生同志谈话时,他说:“我在执行上工作了10年,啥都熟悉了,再换新的岗位怕干不好,辜负了党组的信任。党组既然定了,我服从组织的决定”。院长曹秋丽在谈起李春生时说:“本想与李春生同志单独聊聊,问一问春生同志到立案信访窗口工作是否顺心,是否适应。因为三夏期间带领基层法庭庭长到全县26个乡镇就基层法庭服务三夏工作,新社区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在农村社区设立巡回法庭工作与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座谈调研,还没来得及与他谈”。没想到这一愿望却成了院长曹秋丽的遗憾。

    正如同事们在李春生的日志上看到的那样,从到立案信访窗口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已经融入到了立案信访工作中来,其中的艰辛,压力,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李春生从来没有休息天,没有下班时间,有的是诉前调解,接待信访人,回访信访人,准备材料等。两个月以来,李春生诉前调解案件28起,接待信访人42人次,回访信访人18人次,到信访局接访6天,到市联访中心接访8天,每天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整理资料,通知值班人员。

    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李春生在忙碌着,没有坐下来喝水的机会,没有停下来聊天轻松的时刻,坐下来时,也是在做着信访人的工作,李春生和他们聊家常、聊生活,了解他们的真正所需,帮助他们解决信访难题。你能看到的都是李春生那张和蔼可亲的脸,你能听到的都是他的不厌其烦,不是在劝解,而是在和信访人交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对于那些闹访、缠访的,有时不是信访人的事情有多么难办,而是他们在别人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但在李春生那里,他们感受到的是家人的关怀,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田某因子女抚养纠纷,多次到省市上访,情绪比较激烈,难缠,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李春生接手田某的案件后,了解到被执行人员是田某的前妻,现在外出打工、下落不明。田某则要求法院一定要尽快找到被申请执行人,执结案件。李春生和被申请执行人所在的乡镇、村民组取得联系,让乡、村里配合做被申请执行人父母的工作。第一次到被申请执行父母家里去,他们根本不理睬法院工作人员,不管怎么解释法律,怎么和他聊天,都一概不理。李春生只得无奈地出来了,可是还必须再来。李春生回到法院之后,把这个案件又仔细了看了一遍,详细地看了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双方的陈述,意识到不能单从履行法律义务这方面去考虑,田某要的是子女抚养费,尽管田某和被申请执行人已经离婚,但亲情仍在,血浓于水。李春生第二次来到被申请执行人父母家中,并没有和他们说“抚养费”的事情,而和他们聊起了他们的外孙,他们女儿的婚姻。被申请执行人父母被感动了,主动和被申请执行人取得了联系,支付了抚养费。田某也息诉罢访,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处理信访案件时,李春生同志总是以大局为重,把对工作的那份热爱转换成一份责任心,一份爱心。县政法委牵头的信访案件,信访人是李春生的亲属韩某,韩某的儿子因为医疗事故,发生纠纷上访。党委政府了解到上访人韩某是李春生的亲属后,把稳控工作交给了李春生,他表示:一定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劝解信访人罢访。韩某曾经说李春生,你是我的亲戚,怎么胳膊肘儿往外拐呢?他只能笑笑,李春生的心里装的全县的稳定大局,装的是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经过李春生的多次努力,韩某终于同意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纠纷,不再上访。为此党组决定给李春生同志记功,可他却坚决不让,他只说他只是干了该干的工作,没有什么功劳。

    就是这样,李春生绐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对工作的那份责任心放在心底,从不张扬,从不计较。短短的两个月,他参与诉前调解的案件28起,有马某被高压电击中,起诉电业局的疑难复杂案件,有农民工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有临时工要求交养老保险金的案件,李春生都能尽心尽力地办好,有时为了调解成功,还要靠个人关系和朋友联系,让朋友帮忙,朋友常说:“你为了工作,欠我们人情,值得吗?”李春生总是没有过多的语言,在他心里,兢兢业业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当事人的利益,为的是温暖信访人的心灵。

    无怨无悔只为那句“好好工作”

    李春生的父亲是虞城县人民法院退休的一名老庭长,审委会委员。李春生到法院工作的那天,父亲只给他说了一句话:“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好好工作。”正是这句话,让他在法院十几年的工作中,无一差错,让他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无悔的人生。而对家庭、对孩子李春生却留下了太多的愧疚。

    李春生的妻子没有工作,跟着春生从农村来到了县城,他们分期付款买了房子,在县城安了家,原想将来经济条件好转了,可以换个房子,但事实总不随人愿。2000年的时侯,妻子患了直肠癌,做过手术后,肠子切掉了40多公分,一直需要吃药,体弱多病,在家里,李春生是顶梁柱更是家庭服务员,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在忙碌着,呵护着妻儿老小。

    儿子长大了,大学毕业没有工作,亲戚朋友都劝李春生,在法院工作那么些年了,因为案件的事情也认识了不少人,利用关系疏通一下,为儿子安排个工作,哪怕是事业单位也行。可李春生从来不提这事,还说让孩子自己锻炼锻炼,在别人面前更没提过儿子工作的事。2010年,虞城县人民法院要招一批合同制法警,李春生的儿子来报了名,并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考核成为了法院的一名合同制法警。后来曾听李春生的儿子说,他的愿望就是像爷爷和爸爸一样,能成为法院的一员,可是爸爸不愿意为他工作的事情,去找人,他也只能靠自己了。他也没有埋怨过父亲,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当事人的事情,他可以去找个人关系,欠人情,可为了自己家的事情,他却从来不麻烦别人。现在,儿子结婚了,儿媳妇也没有工作,一家几口人挤在原来的房子里,老伴劝李春生为将来打算一下,想想办法,可他却说,一家人在一块其乐融融,不是挺好吗?气得老伴没话说。

    由于工作忙,李春生无暇照顾年老的父亲,就把父亲从老家接来与自己同住。可老父亲不愿住在李春生家里,怕给他添麻烦,自愿到虞城县敬老院去住,并在敬老院里当起了“义务调解员”,老头老太太有了什么矛盾,都离不开他。李春生很孝顺,总是利用节假日去看看父亲,有时工作忙,也要利用中午的时间到父亲那儿看一下。家里改善生活,做了什么好吃的,李春生先想到的就是父亲,往敬老院多送点,其他老人也能吃到春生家包的饺子、炖的排骨。

    十几年来,李春生乐于助人的事情还有很多。2006年11月的一天,李春生在虞城县乔集街上执行案件时,拾到了一个皮包,内有现金1万元。他在路边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失主——虞城县乔集乡教办室的刘继贤。几天后,刘继贤到法院为李春生送去了一面锦旗,上写“拾金不昧、品德高尚”。

    白云奉献给蓝天,长路奉献给远方,这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这是忠贞无私的奉献。作为虞城县人民法院普通干警的李春生,他就是白云,他就是长路,漫漫人生之旅,在平凡中书写出伟大。

    编后语:在经济飞跃、矛盾凸显的新时期,法官担负着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长期的加班加点,长期的压力下,使他们不堪重负。虞城县人民法院的干警李春生,积劳成疾,于6月8日晚,突发心脏病,经救治无效离世。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