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法苑百花

在古老与时尚间穿梭

——三顾西安晒感受

  发布时间:2012-06-21 09:55:31


    这是第三次去西安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随团去的,随团自有随团的省心,但也少了不随团的自由和休闲。这次,空出一个难得的周未,与好友欣三游西安。

    买了去西安晚上的卧铺票,在火车特有的摇摇晃晃中睡了一个好觉,天刚蒙蒙亮,还没来得及告别火车上灯光的温暖,便看见那绵延扑面而来的城墙了,霓虹灯的光晕随着城墙垛口一起一伏,古老厚重、传说一般的西安城,又见面了!

    兵马俑 • 鲁讯 •我

    朋友欣是第一次来西安,我理所当然做了欣的向导。坐市里旅游车直达兵马俑景点,到了一号、二号、三号坑,我看到了欣目不假接、叹为观止的神态与表情。欣不停地拍照,几乎是贪婪地拍照,一如我第一次看到兵马俑列队之壮观时的反应。但此时此刻的我,三顾西安的我,内心却更希望这些壮观的兵马俑还能完好无缺列队站立在地下不被发掘。就如在母体中孕育的婴儿,我们想看的时候,可以通过B超看到珍贵的婴儿。真的希望科学家们能发明一种方法,能看到更多的、仍然埋在地下的奇迹。因为在我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埋在地下的,还可以“ 永生 ”,被世人发现的,却相对的“短命”。

    看着一个个兵马俑的脸,真的看到一个神似鲁讯先生的。接着再看,却看不到一个和我相似的,朋友欣笑我,“你是太丑了,丑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雁塔•音乐喷泉•肉夹镆

    重返火车站,坐上去大雁塔广场的公交车。依窗而坐,在不疾不徐的公交车上看窗外的风景。西安的建筑大多走的古典路线,古老且矮,明城墙、护城河、钟楼,鼓楼遥相响应,置身这个城市,有一种空灵的穿越之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如岁月长河的一粒沙,岁月的长河蜿蜒,人生的烦恼几何,难得的忙里偷闲,还有什么放不下,索兴与欣相约把手机关了,融入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的黄昏。

    大雁塔,相传因为唐僧西天取经归来之后被朝廷封为了大慈恩寺的住持,那么多的经书没地堆放,为此而修建了大雁塔。寺里的禅房门口坐着一个看不出真实年龄的和尚,慈眉善目,神态安祥,手捧一本线装经书慢慢的看,心无旁骛地和佛祖交流。一箪食,一豆羹、一朵水莲一弹指,拈花一笑万山横、青灯黄卷,古佛僧衣,自有外人不可参悟的魅力。

    音乐喷泉在里三层、外三层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婉转、时而激昂。喷泉在彩灯下如一排排彩衣少女跳着妙蔓的舞蹈。音乐喷泉之美,无法形容的传神,有一种虚幻透着真实,有一种灵秀演泽着壮况,彼时的我,内心充盈着感动,我感觉自己心里在哭,这种哭与悲伤无关!

曲终人尽,终感意犹未尽,和欣索兴在附近寻得一个小吃店,每人叫了一碗牛肉汤和一个肉夹镆。肉夹镆的饼皮很干很硬,内里夹了许多肉,胀的鼓鼓的,上下两张饼皮差不多有一根食指的距离,委实不知怎么下口,正疑惑问,见邻桌的男人一口就把上下两张饼囊括口中,我和欣相视愕然,无限敬仰。

钟楼•城墙•回民街

    第二天一早,去看了古老的钟楼,钟楼矗立在大街的中心,爬到楼顶四面眺望,雄伟得让人荡气回肠。远远近近的景色是古今中外完美的融合,飞檐翘角下,是很多顶级品牌的巨大橱窗,演泽着历史与繁华。某一刹那,迷失于时光的长河想不起来置身何处。或许这就是这个城市的魅力,总是给人惊喜和不同和感受。

站在北门古老的城门楼上,旗帜在风中烈烈地响。不想说话,不敢说话,怕惊醒一个古老而绵长的梦!和好友欣站在此处,遥望古老繁华的西安城,感受着城墙的古老和厚重,感觉我们两个的感情已经穿越了时空,经历了古代、现在和将来,再不会有什么力量,将我们分开。

    回民街很窄,行人往来如织,街道两旁皆是饭馆和特产店,椒盐核桃、狗头枣、皮影、泥塑兵马俑,这些饭馆和特产店构成了回民街独特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找到了闻名的贾三包子店,叫了一笼牛肉馅包子和一碗味道格外鲜美的水果粥。包子的面皮很筋道,有浓浓的小麦香,牛肉一刀刀地细细剁碎,保持了原有的鲜嫩,一口咬下去,有香香的汤水溅出。

    把回民街来回走了两遍,,终于找到了隐藏在角落里的老孙家泡镆。叫了二碗羊肉泡、二份酸梅汤,很快,泡馍端上桌,那碗又大又深,掰碎的镆和粉丝装得满满当当,上面铺着几片大大的羊肉,再加上一碟糖蒜和一碟辣椒酱。浇上鲜香浓粘的汤头,味道那叫一个美。

    华灯初上时分,往失车站赶。坐在双层巴士的上层,暮霭中的人群在车旁无规则地散去又聚拢。两旁的树枝间或擦过车身,发出沙沙的响声。

    再见西安,感谢西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意外的风景,给我不一样的心情。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