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厚爱,努力做到不让一名干警掉队”,这是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秉持的朴素理念,也是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并为之孜孜以求的目标。去年以来,该院党组紧紧围绕“思想固本、制度创新、监督到位、惩防结合”十六字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通过抓教育、抓防范、抓制度、抓查处,积极推进“廉洁型”法院建设,为审判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教育教育:常抓常新
5月31日下班回到家,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饭的法官小李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你贪赃或不贪赃,法就在那里,不偏不倚;你坚守或不坚守,底线就在那里,不高不低;你伸手或不伸手,铁窗就在那里,不封不启。让廉永驻你心,默然相伴,芳香四溢。祝您周末愉快,阖家幸福!”这条短信的内容既有祝福,又有警示,使小李十分感动:如此温馨的提示和祝福每周如约而至,这是对干警的一份爱护……
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像这样每个周末向全院干警及干警家属发送廉政提醒短信,是该院不断尝试的廉政教育的一个新形式。
“律己要严,处事要公,为人要正,办案要廉”“幸福快乐我的家,别让贪心破坏她”……走进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任意一名干警的办公室,你都能发现墙上挂着一个精致的牌匾,上面是干警家属的廉政亲情寄语,还有干警的廉政承诺。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寄托了亲人对法官公正廉洁执法的期许,让每一名干警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廉政对个人、对家庭的重要。
2013年3月28日,商丘市两级法院的全体党组成员和在审判一线工作的200余名法官走进豫东监狱。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不是去调查取证,也不是送达法律手续,而是作为受教育者聆听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当3名因职务犯罪走上歧路的在押犯声泪俱下痛陈教训时,每一名法官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
回来后,商丘市两级法院党组成员带头撰写心得体会。200余份心得装订成册,形成了10本厚厚的资料汇编。“生态不平衡,导致自然灾害;心态不平衡,必然会有人生灾难。善恶之间,一念之差;高墙内外,一步之遥,做法官当慎始慎终。”“家有万贯,不过一日三餐;广厦千间,不过夜眠八尺。个人私欲膨胀了,迟早要出事。”“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廉洁公正底线一年两年守得住,不稀奇、不可贵,难的是一辈子守得住。我要努力驻守。”一篇一篇见解独到、分析入理、反思深刻的文章,是法官们发自肺腑的告白与承诺,也是商丘市两级法院努力抓好廉政教育的宝贵财富与见证。
2012年以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四次召开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如此密集地安排部署一项工作,突显了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不仅如此,在各类会议上,党风廉政是逢会必讲的内容。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谆谆告诫广大干警:“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培养教育,经常想一想给予鼓励的朋友同学,经常想一想朝夕相处的老婆孩子,经常想一想寄予厚望的年迈双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决不能让违纪违法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
为扩大教育覆盖面,让廉政教育无处不在,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在院图书馆设立了廉政文化书架,在办公楼大厅及电梯间设立了廉政视窗,在办公楼走廊悬挂廉政格言警句,在每一名干警办公桌上放置了“五个严禁”、“十条禁令”警示牌,在每一名干警的法律书籍中增添了一本特别的书——《廉政三字经》。他们还在全市法院开展家属助廉活动,评选“廉政家庭、廉洁夫妻”,让干警家属认识到,只有当好“廉内助”,才能成为“贤内助”。
在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了30多年的一名老法官颇有感触地说:“现在眼里看的,耳朵听的,经常议的,最多的是廉政,‘廉’字已深深扎根心里,融入血脉,这是一种要求、一份责任,更是院党组的一片关怀。严是爱,宽是害,真正意义上对干警的保护是耳提面命,经常教育、提醒、敲打我们的干警不要做违背群众利益、违背良心的事。”
监督监督:不留缝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狠抓教育的同时,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非常重视制度在廉政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他们遵循“制度管人、管事、管案”原则,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横向监督、纵向监督、跟踪监督相结合的立体监督机制。
2012年9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案件质量集中评查活动。该院组织院领导、资深法官,采取集中封闭形式,对当年已结案件全部评查一遍。评查结果出炉后,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同占平添了些忧虑:卷宗装订不完整、文书校对不认真、裁判说理不透彻、引用法律不规范、开庭合议走过场等诸多问题暴露无遗。
在一连通报、处分了6名干警后,针对评查暴露的“承办法官一人说了算”、“执行分权制衡机制落实不到位”、“领导审核把关不严”等深层次问题,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集体研究,出台了五项制度:一是预合议制度,开庭前合议庭预先合议,熟悉案情,找准当事人争议焦点,提高庭审针对性,严防开糊涂庭、办糊涂案;二是院长签发文书制度,除撤诉、调解案件外,法律文书一律由主管副院长签发,严防不合格案件损害法院形象;三是审判长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副院长主持召开,审判专家对案件集体把脉,严防一人说了算;四是发、改案件异议反馈制度,要求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拟发回、改判案件,制作书面意见书送交基层法院,基层法院无异议的,由主管副院长签发文书,提出异议的,一律提交审判长联席会讨论,严防上下级“踢皮球”,推诿责任;五是庭长列席合议庭制度,庭长一律列席合议庭讨论案件,加强监督,严防不合议、假合议、合议走过场。
对于五项工作制度的出台,许多法官表示,抓到了点子上,牵住了“牛鼻子”,可谓行家里手的点睛之笔。
为配合五项制度的落实,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又相继完善了三大环节监督机制:在立案阶段,重点监督有案不立、告状难、人为分案以及争管辖权、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问题。在审判阶段,重点强化对案件承办人的监督,防止职权滥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其中,对刑事案件,重点防范承办人为当事人介绍律师和私下接触代理人、辩护人,擅自处理赃款赃物;对民事案件,重点防范“三同办案”、拖延办案、超审限办案以及财产保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行政案件,重点防范对行政相对人保护不力,偏袒一方,裁判不公。在执行阶段,重点监督查封、扣押、冻结、评估、拍卖等强制措施的实施,防止“不给好处不执行、给了好处乱执行”。
2012年11月和2013年5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又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案件集中评查活动,这两次评查不仅有院领导和资深法官参与,还吸收了基层优秀法官代表,让下级监督、品评上级。从最后一次评查结果看,一类卷占50.5%,较第一次评查上升了11个百分点;二类卷占46.37%,上升了5个百分点;三类卷占3.13%,下降了16个百分点。优秀法律文书占76.36%,上升了23个百分点。各项制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制度的巨大作用充分显现。
如果说案件评查是常规监督工作,那么,审务督察则更具机动性、灵活性,是随时监督和约束法官的一件无形利器。
2012年以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暗访督察组,不定时间、不定路线、不打招呼,先后13次对全市各基层法院、中院各部门的纪律作风暗访督察,下发督察通报13期,根据督察问责规定,给予两人行政记过处分,对3人诫勉谈话,对4人作出深刻检讨。
查处查处:不留情面
制度贵在落实。再好的制度,如果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只能形同虚设。为把制度落到实处,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动真格,出实招,敢于碰硬,勇于较真,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一视同仁,对违法违纪人员不留情面,让每一位干警时刻绷紧廉政弦。
在法院系统,案件监督卡制度和诸多廉政制度一样,是一项常规的监督制约机制。然而,就是这样一项看似平常的监督制度,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却抓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案件监督卡是由法院随案发放给当事人,让当事人对办案法官是否廉洁,是否有吃请收礼、枉法裁判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和征求意见所印制的卡片,是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重要途径。监督卡制度的设计初衷很好,但是,由于操作中一直由案件承办人自发自收,当事人碍于情面或出于种种顾虑,往往报喜不报忧,使监督流于形式。为打破常规,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实行诉讼(执行)案件监督卡制度的规定》,形成了以“三个统一”、“两个渠道”为核心内容的全新监督卡制度。
“三个统一”,即案件监督卡由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统一发放、统一回收、对反映问题统一查处。“两个渠道”,即在案件监督卡的发送方式上通过邮寄和短信两个渠道,在办案法官与监督卡之间彻底建起“防火墙”、“隔离带”,杜绝案件承办人自己发、自己收甚至自己填写带来的弊端。该制度自2013年3月实施以来,商丘市两级法院已累计发放9895份,结合举报电话、检举信箱、网站举报、案件回访等多种违法违纪线索收集渠道的使用,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反映问题的渠道变得异常畅通。
如今,案件监督卡制度与审务督察、案件评查等制度一起,已成为商丘市两级法院全面加强自我监督制约的有效举措,成为倒逼法官提高责任意识、公正意识、廉洁意识的重要手段。正如一位庭长所言:“改革案件监督卡制度,恢复其本来功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是理性回归,现实需要,是为每一名办案法官戴上的‘紧箍咒’。”
今年2月21日,在商丘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面对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孙同占的承诺掷地有声:“以‘零容忍’为原则、以‘零违纪’为目标,狠抓党风廉政,坚决不让‘糊涂法官’办案、不让贪腐法官办案。”这承诺源自自信,源自睿智,源自脚踏实地的作风。
风清帆正自远航。站在新的起点,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征途上续写新篇章。
http://www.hnfzb.com:8080/epaper/uniflows/hnfzb/2013/06/20/06/06_32.htm
《河南法制报》2013-06-20 第06版: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