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图片新闻

商丘中院对52名商丘籍未成年犯进行集体回访帮教

  发布时间:2013-09-03 09:13:43



为学员们赠送法律书籍和生活用品


面对面进行回访和帮教

    商丘法院讯 9月2日上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崔海林带领该院关工委主任、原副院长程翠萍,商丘市关工委法制教育组组长、商丘中院原副院长陈景波,法官李清振、丁大杰、龚延华、张杰等一行七人,前往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集体回访帮教活动现场会,对全部52名商丘籍未成年犯开展了面对面地回访帮教活动。

    崔海林指出,未成年犯落到今天的结局,原因千差万别,有的是父母监护不到位,有的是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的是跟随其他成年坏孩子稀里糊涂犯了罪,也有的是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而犯了罪。对此,社会需要深思,未成年犯自己也需要反思,要好好地挖一挖思想根源。犯罪的成本及代价极为高昂: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与家人和谐共处的时光,给被害人带去了痛苦,给亲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自己成家立业、对子孙后代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走上犯罪道路,有百害而无一利。各位学员还都很年轻,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站起来。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人民法院贯彻执行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商丘中院这次前来回访帮教大家,是中院孙同占院长亲自指示、中院党组研究确定的一项重大活动,是继续做“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胆敢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各位学员今后要注意学法守法,还要注意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要坚决避免刑满释放后的二次犯罪现象。我国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对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轻罪未成年犯的犯罪信息进行封存保密,以使轻罪未成年犯在判刑后的参军、上学、招考、打工等活动中不受影响。大家虽然犯了错误,对自己的人生仍应充满希望,只要思想端、行为正,早晚都能成就一番事业。希望各位学员一定要从这次犯罪中吸取教训,彻底与昨日告别,在管教所里,多学习法律知识,多学习生存技能,多学习做人的道理,出狱后做个好人。以不辜负党、政府、法院、社会和家庭的期望。

    商丘中院关工委主任程翠萍,以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扎实的法律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向未成年犯提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做人标准,增加明辨是非能力,悔过自新,彻底与左天告别,争取早日获得新生,重新树立新的人生追求,用实际行动报答党、政法机关、亲人的恩情。

    参加回访帮教活动的法官们,现场面对面地登记了《失足少年回访帮教表》,全面了解了未成年犯的姓名、民族、文化程度、年龄、住址、原审法院、案由、刑期、判决时间、减刑情况、父母职业及联系电话、家庭有无困难、个人身体状况、思想状况、个人要求等情况,并当场开展了法制教育、品德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

    活动中,该院为学员们赠送了法律书籍和生活用品,商丘中院关工委主任、原刑事主管副院长程翠萍向学员们提了希望寄语,商丘中院法官们对未成年犯现场开展了面对面地谈心帮教活动。

    接受回访帮教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商丘中院法官们的这次回访帮教活动,使他们更认识到昔日的所作所为多么荒唐,给被害人带去了巨大的伤害,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与同龄人相比,别人都在上初中、高中、大学,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孝顺爹娘,而他们却进了监狱。现在更认识到了自由的珍贵,学法、守法的重要。他们有决心、有信心接受改造,出狱后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做个好人,决不再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对法官们的回访帮教活动表示真诚的感谢。

责任编辑:l    


关闭窗口

网站纠错电话:0370-2209415  
地址:商丘市南京路东段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