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人民法院通过调研该院近三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2012年民权县共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0件,涉案人数29人;2013年共有32件,涉案人数47人;2014年1至5月份达到48件,涉案人数80人,犯罪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特点是:一是抢劫、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等暴力性犯罪增多。这些犯罪大多是因为未成年人涉足游戏机房、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引发,主要表现为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经济上不能满足消费的欲望,进而采用抢劫等犯罪手段达到目的;在网吧经常收看色情碟片,为亲身体验,将在网吧内搭识的被害人骗至宾馆实施强奸。二是事先预谋犯罪增多。与以往未成年人作案具有偶发性、冲动性不同,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目标明确、策划周密,且作案不计后果,成人化犯罪特点明显。据统计,2014年未成年人犯罪中事先有预谋的达到了19.8 %。三是在校学生犯罪突出。近三年来涉案的156名未成年人中,尚在学校就读的占四分之一。涉及的罪名多为抢劫,侵害的对象是本校或者其他学校的低年级学生,索要包括充值卡、小额钱款等各种随身物品。四是女性参与犯罪增加。近三年来未成年女性参与共同犯罪的35人,犯罪时平均年龄不满 17 周岁。在抢劫犯罪中,她们利用女性优势,充当诱饵,搭识男性被害人后,伙同他人实施抢劫,在强奸犯罪中,积极充当帮凶。
民权县法院通过分析认为未成年人共同犯罪增多的原因,除了未成年人犯罪普遍存在的共性原因以外,主要是未成年人之间认同感、相容性强,把握不当就易于结合在一起实施犯罪。
民权县法院建议:未成年人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责任在家长、学校和社会,因此在预防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中,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重要环节。
一要强化家长的监管责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人生态度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当切实担负起监管的职责,通过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真实需求,然后制定合适的对策,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是学校要承担起应有的职责,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学校在加强对学生智力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观摩庭、模拟法庭等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监狱进行参观、教育,倾听未成年罪犯的忏悔,使他们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三要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三机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