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有幸拜读了陈浩老师编著的《执行重在到位》,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阐述了执行重在到位的深刻道理:一个计划目标的实现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工作方法的设计,还在于如何执行,更关键在于执行的结果如何。如果执行的不到位或者执行的情况有毫厘的差别,那么执行的结果可能会谬以千里,以致整个执行的过程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我在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三年多的时间里,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何将案件质量评查、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效评估三项职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以期更好地服务审判工作,提高审判质量。
首先,一定要喜欢这个工作,以此为乐。我认为只要乐于从事这项工作,就有一半的机会成为优秀的审判管理人才。记得我刚刚考入法院时,来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分到了审判管理办公室,那时的我对审判管理还很陌生,主观认为一个法官只要会办案就行了,不用懂得审判管理。后来,通过接触每月生成的审判数据及老法官的言传身教,我发现各个业务庭的审判数据汇总到我们这里,经过计算、排列、组合等等程序后,变得整齐有序,一目了然。领导通过一张张报表,就可以动态的掌握整个法院的审判情况。我被这种“神奇”的工作程序吸引了,每天忙于处理各种数据、报表以及案件评查,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数字间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总结出下一步的审判工作重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项工作完成后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工作并以此为乐。
其次,要端正心态,改“要我到位”为“我要到位”。在工作中,有的人像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从来不愿动脑筋,更没有创新意识。有的人却主动找事做,还会主动处理困难或别人不愿做的工作,并且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做第二种人,即永远不要把“要我做”当作工作的前提,要发扬主动率先的精神,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前不久,领导安排我负责结案信息评查,为了尽快熟悉信息录入的各种规定,提高结案效率,我不敢有丝毫大意,主动向老法官学习案件信息录入程序,注意各个节点的录入方法,比如:网上结案日期和卷宗结案日期是否一致、买卖合同类纠纷是否录入结案标的金额、开庭排期日期与开庭日期是否矛盾、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是否扣除审限等等。我还自制了一个操作流程手册,把结案审查的流程及容易输错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在工作中时不时翻开看两眼。总之,对于这项新工作,我充分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始终比他人领先一步,终于圆满的完成了领导安排的任务。
第三,要融入团队,注重合作。比尔盖茨说:“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不靠集团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的。这毕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如果我们懂得用大家的能力和知识的汇合来面对任何一项工作,我们将无往而不胜”。今年四月份,我院的案件信息录入工作在当月全市法院评比中排名靠后,得知这一消息后,审管办全体立即着手改进方法,有负责细化录入规定的、有负责制定奖惩措施的、有负责录入培训工作的、有负责研究上级法院考核规定的等等。经过我们有条不紊的采取应对措施,从五月份至今,我们的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市法院前三名的位置。这种进步与我们注重合作是分不开的,团队是执行到位的坚强后盾。
做好审判管理,重在执行到位。今后,我要把执行到位当做审判管理工作的“指南针”,把执行到位变成人生进步的“衡量器”, 把执行到位变成一种职业精神,不给浮躁留任何空间,不让工作打折扣,真真正正把审判管理工作执行到位,落实到位。